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

ID:598332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0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_第1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_第2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_第3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_第4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技术探析  摘要:本文就高速铁路1/42道岔接触网技术标准以及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道岔运行能力,改进接触网施工技术提供参考。关键词:高速铁路;线岔;接触网Abstract:Inthispaper,high-speedrailway1/42switchcontactnetworkstandardsandconstructiontechniqueswereintroduced,theconstructionprocessoftheemergenceofsometechnicalproblemsaredi

2、scussed,inordertofurtherimprovetheoperationabilityofhighspeedturnout,improvementofOCSconstructiontechnologytoprovidereferenceKeywords:Highspeedrailway;crossing;contactnet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概述6随着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逐渐形成网络,在高速铁路交汇的枢纽,为了实现不同方向的互联互通而不降低列车速度,需要建设专用的联络线或使用高速道岔。1/42道岔作为高速

3、道岔的一种,在高速铁路中逐渐被采用,如何熟练掌握1/42道岔的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是摆在广大施工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新课题。21/42高速道岔1/42高速道岔正线通过速度为350km/h,侧线通过速度为200km/h,接触网平面按照关节式方式布置,岔区采用无交叉线岔技术,充分保证动态包络线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需要。2.11/42接触网高速线岔设计方案1/42#高速道岔处接触网由A、B、C、D、E、F0、F1七根支柱以及一条正线、一条联络线和一条辅助线构成,正线选用120/150的承导线,张力为21/30KN,联络线和辅助线选用95/120的承导线,张力为15/15KN,接触网线岔工

4、作区无交叉,始触区位于C柱与D柱之间,线岔在岔前和岔后有两个过渡区,岔前过渡区位于B柱与C柱之间,岔后过渡区位于D柱与E柱之间。岔区接触网在过渡区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300mm,其他地方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500mm,工作支最大拉出值为500mm。图1:1/42道岔接触网平面示意图2.21/42接触网高速线岔工作状态6假设机车从岔前往岔后方向运行,正线通过道岔时接触网的工作状态为,进入岔区后在A柱与B柱间接触网正线工作,运行至B柱与C柱间,接触网由正线过渡到辅助线工作,运行至C柱与D柱之间辅助性工作,运行至D柱与E柱之间接触网由辅助性过渡到正线工作,运行至E柱与F1柱之间接触

5、网正线工作;假设机车从岔前往岔后方向运行,侧线通过道岔时接触网的工作状态为,进入岔区后在A柱与B柱间接触网正线工作,运行至B柱与C柱间,接触网由正线过渡到辅助线工作,运行至C柱与D柱之间辅助性工作,运行至D柱与E柱之间接触网由辅助性过渡到联络线工作,运行至E柱与F0柱之间接触网联络线工作。不论机车从道岔正线或侧线通过,在始触区C柱与D柱之间始终只有一条接触线工作,也就是只有辅助线工作,机车受电弓只与辅助线接触,不与另外两条线索接触,扩大了接触网的动态包络线空间,增加了受电弓的安全运行空间范围。2.31/42接触网高速线岔施工方案6根据道岔平面设置位置,定测道岔支柱设置点,进行

6、支柱基础施工,如基础由站前单位施工,应根据平面布置图进行接口检查;具备条件后进行支柱组立工作;待道岔静态参数确定后,依据采集道的参数计算腕臂数据,腕臂预配后施工人员搬运至现场装配,技术人员对腕臂数据进行复核,确认安装方式和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待道岔施工调整到位,允许列车通过时,组织进行承导线架设施工。承导线架设采用恒张力技术,使用专用机械进行施工,首先进行承力索架设,施工顺序为联络线、辅助线、正线,其次进行接触线架设,施工顺序为联络线、辅助线、正线。承导线架设后应采取措施,消除线索的蠕变。蠕变消除后根据设计图进行悬挂调整施工,使接触网静态参数符合设计和验标的要求。2.41/

7、42接触网高速线岔施工的关键1/42接触网高速线岔施工的关键是过渡区和始触区接触悬挂参数的调整,核心是控制拉出值和导高,充分保证动态包络范围和不同线索过渡等高区段,实现机车受电弓在不同线路、不同线索之间的顺利转换。31/42接触网高速线岔改进方案探讨3.1平面布置结构的改进从设计平面图上可以看出,辅助线在支柱A、B、C处拉出值变换较大,线索的走向转折点较多,平面结构不紧凑,线索走向不流畅。通过认真研究接触网线岔技术原理,以及现场的反复验证,对1/42接触网高速线岔平面布置作出以下改变,可以改善接触网的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