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劝学》教案完美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劝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过程与方法:1.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掌握绝、强、假、望、闻等多义词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拓展法。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
2、,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二、走进荀子:(让学生按照姓名、时代、评价、主要作品、主要观点进行介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反。主要作品收集在《荀子》中。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三、解释文题劝,劝勉。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
3、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四、检查预习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木直中()绳舟楫()须臾()舆()马槁暴()跂()而望筋()骨参()省()锲()而舍之驽()马金石可镂()骐骥()一跃五、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词读音和句子节奏。2、学生自读,并借助注释翻译句子。六、分析课文1、2节(一)分析课文第一节1、指名生朗读强调停顿、语气2、重点字词积累(1)学不可以已(2)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课文分析中心论点:
4、学不可以已提高自己比喻五则:学习的意义发展自己(二)分析课文第二节1、指名学生朗读强调停顿、语气2、重点字词积累(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课文分析弥补不足比喻五则:学习的作用达到目标(三)总结本课七、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练》:1—6题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旧知1、默写课文1、2节2、重点词语解释(1)学不可以已(2)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5)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
5、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分析课文第三节1、生齐读强调停顿、语气2、重点词语(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课文分析积累比喻十则:学习的方法、态度坚持专一三、课文总结(1)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
6、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2)写作特点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四、探究性阅读训练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教师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
7、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