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

ID:59759375

大小:453.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22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4 蒸腾作用 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蒸腾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  (3)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4)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  (1)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运用观察和分析能力;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植物蒸腾失水的观察实验,以及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探究实验等,形成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2)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

2、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教学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3.教学难点-64-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实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其中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为1.827千克,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为0.25千克,两者用水量加起来约为2.077千克,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跑”到哪里去了呢?  要弄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得从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起,那么,什么叫

3、做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些问题。  师生共同学习探究新课。  (一)植物的蒸腾现象  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观察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分组讨论:  ①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②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③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④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64-  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实验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观察到植物的蒸腾现象,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生理现象,使他们认识到:植物体内水分能够以水蒸气形式散失(水珠的发

4、生),从而解答了导入时提出的玉米一生所吸收总水量的99%的水“跑”哪去了的问题。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追问,植物体为什么要大量地散失水分?它们是怎样散失水分的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从而引导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蒸腾作用。  (二)蒸腾作用  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  ①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阳光。  ②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基础――气孔。  ③什么是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三)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1.在确定了水分是从叶片的气孔蒸发出去的这一事实后,教师启发学生:阳地植物

5、与阴地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有些植物可以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同一株植物的上部叶子和下部叶子,以及同一片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接受光照的强弱也是不同的,那它们的叶子上的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会不会一样呢?  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的兴趣,把全部学生分成八组,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让各组学生去探究。在各组开展探究活动前,将《活动评价表》发给学生。  2.教师建议方案(对开展探究活动有困难的小组提供)。  方案一:  ①问题: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64-  ②假设:a.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

6、.同一植株在阳地生活的植株比阴地生活的植株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c.同一植株,上部叶子比下部叶子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d.同一片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气孔的数目多或少。  ③制定和实验计划  a.材料器具:烧杯、镊子、70℃以上的热水、蚕豆叶、玉簪叶、枸树叶。  b.方法步骤  将对比叶子分别浸在盛有70℃以上的热水的烧杯中,看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统计气泡的数目,根据不同假设,记录在下面的表(一)至(四)格中。        -64-  ④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方案二:  ①问题: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中植物气

7、孔的数目和分布。  ②假设:  a.阳地植物比阴地植物气孔数目多或少。  b.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数目多或少。  ③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剪刀、镊子、解剖针、蚕豆叶、玉簪叶。  ④方法步骤:  a.分别取蚕豆叶和玉簪叶的上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b.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相同放大倍数下,统计视野内气孔数目,记录在表(五)中:  c.分析数据,确定假设是否成立。  3.注意问题  ①本活动为学生活动,要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保证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64-  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并针对本组的假设设计实验计划,设计实验

8、计划时要有定量研究的意识,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  ③教师特别注意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即使实验失败也是一种结果。活动的目的不是以实验结果为唯一目的,关键是实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