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440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简述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和改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述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和改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也在日益发展。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尤为重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就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及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改善措施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影响交叉口设计的因素1.1交通量及其特性一个设计合理的交叉口应保证高峰期间交通流的交全与畅通。混入车辆的需求应当加以考虑,同时车速控制和转向路线在交叉口的需求也应加以考虑。此外还应包括交通控制的类型,行人需求,自行车和公交车以及安全因素等内容。1.2地形和环境一个交叉口的布局和设计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
2、要包括:入口车道的线形和等级,公共设施的干扰,地域特点和作用,可以从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加以考虑。1.3经济条件7修建一个新交叉口或改建一个交叉口所需的预算需要和交通运输带来的利益加以权衡,必须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考虑车辆延误、安全和运营花费等各种条件及客观经济实力的作用。1.4人为因素在交叉口的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驾驶员自身特点、习惯等因素。使驾驶员明确以下内容非常必要: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交叉口;意识到车辆正处于或接近交叉口;在交叉口中行车,处理各种问题都要自信并做到正确无误和安全;在交通工程设施和管理过程中,应保证其同一性和稳定性;提供足够的反应和判断时间等。1.5停车视距在设计时需确
3、定不同类型交叉口及相应的停车视距。在城市道路上确定停车视距其反应时间为1.2秒,停车视距依据平交路口相交道路的设计车速经计算加以确定。2.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方法2.1交叉口的选择7交叉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以及道路的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1)平面线型的选择对交叉口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在直线段的位置上最为合适,这对行车安全,减少交叉长度和占地是理想的。如果必须在曲线上衔接,也应尽量在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因为它对路面平顺衔接,行车安全和占地都是有利的。衔接要尽量考虑正交或较大角度斜交,最小交角不宜小于45度。衔接点应
4、尽量选择地形平坦、视线开阔的地方,避免挖方地段与既有路相接。因其对于行车视线及路基排水均为不利。(2)竖向条件。交叉口应尽量选择在水平坡段上,如条件限制,亦应设在平缓坡段上。2.2衔接方式的确定一般在交叉口的竖向布置上要符合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及视线开阔的要求,要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内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使路面的水能及时的排出。顺坡衔接法主要优点:1)在不破坏原有路面及不影响其行车的情况下,使行车平顺、舒适,因为在汽车进入交叉口转向后既有路与新建路同处于一个纵坡段上,在纵向上同处于一个平面,使汽车能平顺地通过衔接点;2)可使路面排水通畅,由于新建路是顺既有路路拱横坡的坡面相接的,所以即使既有路处
5、平坡路段,在衔接处也不能滞水,路面水可通过新建路的纵向斜面及逐渐过渡形成的横向路拱斜面排除。顺坡衔接法适合用在填方交口和新建路对高程损失控制要求不严的情况。在挖方地段衔接的交叉口和对高程损失控制要求严格的情况,应避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它可能会给路基排水和线路拉坡造成困难。7变坡衔接法:在衔接点位置及衔接断面,变坡衔接与顺坡衔接完全相同,不同的是衔接点后的线路纵坡不采用接既有路的路面横坡进行顺坡,而是以衔接点为变坡点,采用平坡或较缓的上坡为衔接纵坡。这种方法基本可以弥补顺坡法的不足,适合用在挖方地段路基排水困难和高程损失受限制的衔接条件。不足的地方在于,衔接点出现坡度变化,使交叉口内不能有一个
6、平顺的共同面,路面排水局部存在滞流,对行车的舒适性亦有一定的影响。连接纵坡:纵坡长度的确定对行车有较大的影响,频繁的纵坡变化,行车会有颠簸,驾驶换档频繁,汽车悬挂受冲击频繁,油料和机械系统均有较大的损耗。其问题就在于坡长太短,而不能容纳较长缓的竖曲线。从此意义上讲,坡段设计以缓而长为最好。但由于地形、高程等条件限制,衔接点处的坡段不但难以做到缓而长,而且为了克服不利条件,希望能尽快变坡,坡段做得越短越好。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原则及改善措施3.1平交口立面设计原则7交叉口的立面设计主要根据相交道路的技术等级、交通量、道路纵坡和横断面以及当地地形、自然水流向和相邻道路的高程等资料,使主要道路交
7、通方便、排水畅通、方便车辆行人。同时要满足次要道路纵、横断面的设计合理性,交叉口立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1)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时,其设计纵坡维持不变。2)相同等级的道路相交,交通量差别不大,各自纵坡不同,则在交叉口为维持各自纵坡,通过改变横坡,使交叉口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不同等级的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应随着主干路的横断面变化,同时次要道路的横断面也应随着主干路的变化而变化,即次要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