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

ID:597407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0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_第1页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_第2页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_第3页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_第4页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探究  摘要本文以文献研究、数量分析、深度访谈、比较研究等多种方式对秦皇岛市社区矫正工作展开调研,在掌握社区矫正在秦皇岛市运作的真实状况基础上,深入分析矫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运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提出新的矫正方法,以期对秦皇岛市日后的社区矫正工作有所裨益。关键词社区矫正矫正效果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一、社区矫正概述社区矫正是20世纪西方国家普遍盛行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罪犯的制度与方法,因其更加符合充分保护人权的理念而受到重视,目前,社区矫正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已经

2、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司法部统计,截至2013年1月底,各地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3.3万人,累计解除矫正76万人,在册57.3万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因地制宜成立“阳光中途之家”、“社区矫正中心”、“阳光驿站”等工作机构,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等功能于一体,经过社区矫正组织的教育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保持在0.2%这一较低水平。二、影响秦皇岛市社区矫正效果的因素5秦皇岛市司法局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社区矫正模式,目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执行效果。不仅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控制

3、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内,而且使绝大多数社区服刑人员产生了悔罪意识,逐渐重新融入社会。然而,经过基层调研,社区矫正效果差强人意。很多复归社会的人员难以从心理上解放自己,社会风险性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一)工作者队伍建设亟待完善。秦皇岛市社区矫正基层工作者队伍人数较少、素质偏低。以2011年9月卢龙县卢龙镇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的配备情况为例,主管人员、助理、志愿者等总共七人,明显偏少。由于工作编制无法落实,薪资待遇较低,基层司法所大量存在“一人所”、“二人所”现象,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精力不足。有些

4、地区甚至以各村镇的治安主任充当社区矫正志愿者,且现有工作者队伍对矫正工作缺乏经验,法律、心理学知识匮乏,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重监管轻教育现象严重。5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矫正工作中往往侧重监管,对教育被矫正人员关注不够,而教育矫正恰恰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中心任务。如目前在全市逐步推广和适用的司法e通,其核心功能是旨在随时随地了解矫正对象位置的区域监管。各地现有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公益劳动矫治内容大都流于形式,汇报内容“千篇一律”,公益劳动形同虚设,无定期的心理辅导,致使教育矫正严重缺失,无法实现个别

5、教育、专门帮扶。(三)司法所考评机制过于僵化。上级司法部门常常以重犯率、脱管漏管率等少数指标,来衡量下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质量,客观上削弱了工作人员对教育矫正的重视。而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其再犯罪也不是司法所单方面能控制的。这种考评机制过于简单化,一旦出现问题,下达指标可能立即被突破,问责对象直接就是司法所,而不会综合考虑矫正人员各方面情况。这样司法所的工作积极性就被极大地抑制了,难以深入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教育和感化工作。豍三、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出发提高矫正效果5“向善的建构”意味着一种着眼于未来、避恶扬

6、善的“标签效应”。事实上,不论是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视角,还是根据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视角,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格都是极具流动性、可塑性的。而矫正犯罪人的实质,就是要利用这种强烈的可塑性,促使犯罪人的人格尽可能向善的方向“建构”。豎根据“向善的建构”理念,提出全新的尊重被矫正人员人格尊严的“向善的矫正”,重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从优势视角的理念出发,发现社区矫正人员的优势,引导、帮助其发挥、发展自己的优势,以教育他们从善如流,并最终保障他们日后能够成功地回归社会,从而提高矫正效果。(一)平等交流,整合优势。帮教人员要以

7、平等的心态,向服刑人员传达信任与尊重,促使其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念,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认识自身优势,探索、恢复、整合优势,实现自我治愈、重整、再生。这种建构式的互动交流的过程,不仅能使社区服刑人员摒弃以往消极被动的思想,更能激发其回归正常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将矫正演化为互动、交流、分享的向善建构过程。(二)融入社会,重构关系。在解矫后,社区服刑人员就拥有资源与机会去扮演重要角色,重构他们与居民、社区的关系。不仅能够树立自我信心,也能帮助其他的社区服刑人员融入个人、社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

8、社区服刑人员更多更好地再社会化,化解社会矛盾,保护公众安全。总之,应发挥教育矫正的攻心治本作用,促进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和行为的转变,不断提高矫正质量;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坚持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矫正效果;探究建立矫正质量评估机制,增强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豏□(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09级法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法律方面的研究)5注释: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