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

ID:59739989

大小:91.4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_第3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_第4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材料作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2.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3.掌握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

2、,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有新意)准—深—新。(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1.典型例题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

3、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个内容应该是“图书阅读率与网上阅读率”的问题,核心是“阅读”的问题,思维导向也应该是倡导阅读.因此,我们可

4、以以此立意: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阅读的结果会怎样?“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片断,如图书阅读率或网上阅读率等,这样可以有下面的立意:淡漠读书的思考,网络阅读之利弊等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这是一种较之话题作文要严格的一种限制,脱离了这个限制来谈任何问题都是离题的。如由本材料就不可以谈人们观念的变化,单纯地谈科技如何迅速发展等问题。小结:这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

5、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2.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

6、抒情性文字;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例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

7、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例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

8、的壮举就偏题了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比利时国王和王后有一次宴请成名以后的爱因斯坦,派马车夫去火车站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