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27544
大小:87.7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1-20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刘立臣).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曹刿论战姓名:学科年级:刘立臣九年级工作单位:教材版本:秦家镇中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曹刿论战》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是先秦时期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本文叙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文章以曹刿这个人物为中心,重点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表现,刻画了曹刿非凡的勇气、卓越的军事才能、具有远大的谋略。《曹刿论战》中“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在治国安邦中也有着重要
2、的作用,“一鼓作气”的处事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指导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今异义词的差别。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价值观:认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军事上的指挥才能。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经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对于诸子百家的治国理正观念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虽然积累不够而有无法充分理解种种“远谋”智慧的可能,但只要稍加说明,在接受“远谋”这种处事策略的思想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但因为体会思想内涵要建立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
3、,所以在翻译课文内容的时候要更加重视对于文言知识的巩固,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引导,学生们才能够更好的体会所谓“远谋”。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因为学生积累的有限,可能对文章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所以在教学上,采用引导启发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策略。在巩固学习文言知识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励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补充完善,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充分的参与到文言知识的学习中。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采用引导启发思考的策略,通过教师的辅助思考,让学生逐步明确人物形象。拓展思考的部分也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修
4、改完善,通过小组成员的各抒己见拓展新的思路。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含有古今异义的词语。教学难点:围绕论战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学生听讲思索。教师由讲述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二、课前热身学生完成习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前热身”题,包括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完成基础知识的预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关《左传》的知识、生字。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放课文录音,学生感知内容,翻译课文理解大意。2、互动:
5、(1)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和文言实词并指出通假字。(2)课文围绕“论战”安排材料,请划分层次,归纳层意。(3)文章开头写“曹刿请见”,“乡人”的反对,有什么作用?(4)从庄公与曹刿的三问三答的对话中,可知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什么上?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哪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写?(5)战争过程中,文章是怎样用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6)战后总结中,用两个“夫”字领起的话有哪两层意思?(7)课文是如何围绕“论战”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8)分析鲁军取胜的原因?(合作探究的过程分小组
6、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明确、补充)四、学习总结1、内容总结2、方法归纳(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补充完整)五、达标反馈(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检验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六、延伸拓展: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七、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综合八、板书设计学生感知内容,理解文章大意。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所列习题。学生总结。学生完成问题,反馈信息。学生领会文章的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获得新知。通过总结,明确收获。通过测试,了解掌握情况。再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