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67506
大小:99.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13
《莲花南校区谭华践行反思收获——教学反思(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3年深圳市初中英语教学反思评比践行反思收获——初中英语教与学方式转变反思单位: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南校区姓名:谭华 作者简介:谭华,女,42岁。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中教一级,2012年被评为福田区优秀班主任;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南校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曾被市、区教育局选派参加“海外培训”,于2005年7月赴美国学习了三个月,并将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共有7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10篇论文、1篇教学反思、4个课件和1个教学案例获市、区、校级奖励,其中:论文《英语课堂也需要“艺术营养”》荣获2011年度深圳市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比赛二等奖,《以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荣获2007年度深圳市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比赛二等奖,《Chapter58AThenightofthehorse–Reading》的教学反思荣获2010年度深圳市英语教学反思二等奖,该篇教学反思和对应的课件设计均荣获2009年福田区比赛一等奖,其教学案例荣获福田区比赛二等奖。我的奋斗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做一名积极向上、富有凝聚力、精力充沛、热情饱满的人民教师。本人始终坚信: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而且是打开丰富知识宝库的又一把钥匙;学习英语不仅为考试,而且为拓宽视野,提升自我;英语教学不仅要致力于“授业”、“解惑”,而且要致力于“传道”。1 践行反思收获——初中英语教与学方式转变反思自2010年9月以来,我开始尝试在所教的班级进行英语学科教与学方式转变。在实践过程中,亦喜亦忧,亦苦亦乐。在这喜与忧、苦与乐交融中,我的视野不断开阔,知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观摩中的启示2010年9月,在初一新生入学时,我校安排初一3、4班各科都进行教与学方式转变。同时,学校领导也倡导全校老师都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当时我已年过不惑,似乎并不应该是主动、大胆、自发参与改革、创新的人,但我仍然想努力地尝试着改变自己、改变学生,所以我决定在我所教的初一1、2班也进行英语学科教与学方式转变尝试。但由于没有比较成熟、成形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以我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独自艰难地摸索。在自行思考、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同时,我积极地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首先,我多次去听本年级3、4班各科的课,学习各科老师如何给学生分组以及给小组成员编号等好办法,经常和各科老师一起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向本校的老师们学习的同时,我还走进了福田区课改先锋的课堂——华新小学谢家碧老师的语文课堂和上沙中学李洪文老师的数学课堂,寻找小学到初中课堂教学过渡的切合点,探寻组织教学的“变频系数”;感受他们的课堂气氛,从他们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成绩与能力提高情况的展示中,我学到了很多好方法,也认识到“数字化管理”的长处所在:多记录,多总结,从而坚定了我积极进行课改的决心。此外,我聆听了福田区教育局教研室陈祥俊主任专门到我校来做的关于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专题讲座,陈主任主要列举的案例就是谢家碧老师的语文课改。2 之后,我又先后去福田外语学校、竹林中学、彩田学校、翰林学校、深圳中学初中部、上沙中学、上步中学等学校,学习同行们的课改经验,积累了很多感性认识。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不断地调整自己所教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策略,不断地修正错误,不断地训练,两个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逐渐成形,学生们也对合作学习方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组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好。但是,1、2班的合作学习模式仍局限于形式,合作学习的成效并不明显。就在我犯难之际,2012年12月3日,福田区英语教研员廖春风老师深入我校,莅临指导,我的课堂如沐春风,斐然增色。二、尝试中的喜悦廖老师听了我们所有英语老师的课后,指出了我们的优缺点,并且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教我们合作学习的有效操作方式、各种课型的环节设计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她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全体英语老师尤其是初三年级三位老师受益匪浅,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生动活泼,越来越有成效,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地被调动起来。在此,非常感谢廖老师的慷慨付出和无私奉献!一般情况下,当我们上完前一个精读课时,我们就认为下一节课甚至是接下来的几节课的时间,就是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设计单词抢答、短语造句、课文填空等环节,课堂容易操作、气氛活跃。听完我们的课之后,廖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死扣单词短语的做法其实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效果。她从中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提出意见,认为在完成对课文的精读后,第二节课应该是对前一节课的总体结构和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应该设计一些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课文。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找出课文中的美句进行小组分享朗读和角色扮演,感受词组和语句在具体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的应用,最后再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成一段文字,水到渠成,真正做到“以读促写”。3 这样设计的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丝丝入扣,润物细无声。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就能提高,何愁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这些考学生能力的题还让学生们避之唯恐不及呢?要想上出这样效果的课,同一个备课组的老师们要做的就是一起研究课文,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和重难点,用心推敲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任务,力求激发和保持学生们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力求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廖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后,我们重新备课,大胆实践,2012年12月11日我们三位老师呈现给全区英语老师的公开课,就是廖老师引领之后的成果,这三堂课得到了区教研室各位领导和听课的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学生们的表现也着实让我们吃惊,一个平时考试只有19分、整天嚷嚷着绝不学英语、每次作文都是空白的学生,竟然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两个句子。到了初三,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备考,赶课就成了每个初三老师的首要任务。课堂上,我们滔滔不绝,咽喉生烟,可学生却是“我自岿然不动”,教与学纠结于此,踟蹰于此。所以说,教与学方式的转换过程就是客体教师和主体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客体通过教“输出”的任务需要主体去完成,然后又通过“输入”主体的“反应值”来进化方式、促进优学。藉此,廖老师以如何高效地设计一节单词课入手来给我们说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的必要性,经过她帮助设计的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就连平时表现很差的一些学生也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一口气背会了6、7个单词,为小组争了光,自己也信心倍增。看到学生们的点滴进步,我们也兴奋不已,工作干劲也更大了。这也验证了廖老师多次跟我们强调的观点: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寻求快乐。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当然,说实话,我们很累,压力挺大,因为我们的备课4 量比平时大了几倍。公开课前一周,我们三位老师每天一起备课到晚上11点左右,回到家还再熟悉课文,加班到凌晨。压力大还因为接受新的理念意味着放弃以往固守的观点,课堂教学改革意味着改变以往传统的做法,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改革的“阵痛”。但是,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以下观点: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少讲多学”的课堂。我们应该将传统课堂40分钟的教师讲解缩减为15分钟甚至更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所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所有学生不但“心”要“动”起来,而且“行”也要“动”起来;让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外化为可被同学和老师认知、分享的成果;让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和个性化的“联袂”成为课堂常态。要寻求突破,就要走破坏性创新之路,就要从课程的结构上改变,从流程上改变。这也是我和同事在廖老师的引领下更深刻地领悟到的道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改进,勤于总结,切实将教与学方式转变落到实处。三、困境中的收获1、不同的声音有家长说:“还是希望老师上课多讲点,学生听得更明白。”有老师问:“初三了,还搞什么教与学方式转变啊?要搞就到初一去搞吧。”“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体现在哪里呢?是班级平均分提高了还是尖子生多了?小组合作学习会不会让每组的优秀学生的成绩与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呢?”“你们的改革是不是一阵风过后又被打回原形呢?”⋯⋯面对这林林总总的质疑,我笑而不语。我想,对这一届学生我已坚持了两年多,又何妨再坚持半年呢?5 其实,所有这些疑问,都是因为人们在思想上没有真正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时代性,把教与学方式转变与成绩和能力完全对立起来。有种说法在教师中流传:“只要搞课改,成绩一定好不了。”这也是我一直担心也一直在寻求解决的问题。在廖春风老师的指导下,我和两位同事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廖老师以她的实际行动解开了我们的心结,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改与成绩并不矛盾!教与学方式转变如果进行得有效,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以及对老师的接受程度、信赖程度和默契程度必然会增强。因此,我认为,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很重要;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课堂环节的设计很重要;教师的评价方式很重要⋯⋯2012年12月的公开课后,我和华新小学谢家碧老师交流了课改的心得,因为她是我在课改路上的引路人。谢老师鼓励我坚持课改,她说:“转变教与学方式,实际并不难,难的是坚持,许多人见到困难就退缩了,遇到瓶颈就却步了。如此,课改的成功永远是隔窗奇葩、水中朗月。只有坚持,才能品尝到课改的甘甜。让我们情系学子、倾心课改、勤奋耕耘吧!只要我们播下的是西瓜种子,秋后收获的一定不是芝麻!2、压力中的感悟来自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的压力;自身观念的真正转变;自身能力的急待提高等,都是我要正确对待、努力提升的问题。在课改探索过程中,我发现1、2班的合作学习的成效并不明显,我不断地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于是,我查阅一些理论书籍,向同行们请教,再次走进同行们的课堂,也把同行请到我的课堂,请他们帮忙寻找我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也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努力寻找更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课改使教师的备课量明显增大了,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同一备课组的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和分工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于是,我主动和同备课组的老6 师协作,探讨使课堂更有成效的方法。在我的带动下,一位原本没有参与教与学方式转变尝试的同事和一位曾经参加但已放弃的同事,都积极地投入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中来。而且,通过课改,我们备课组三位老师发现,我们比以前更懂得了该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看待一堂课的实效。于是,我们帮助一个历社老师备了一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课,完全推翻了她之前备的课的结构,效果很好。另有几个英语老师也请我们帮忙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效果不错。在2012年12月11日的福田区英语教与学方式转变研讨会上,我代表学校发言,总结了我和同事特别是我这两年多来在教与学方式转变方面的探索过程和感悟,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会后,陈祥俊主任还连发几条微博表扬我的坚持和努力;外校多位老师都向我要发言稿和课件。3、收获让我坚定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和模式的改进,学生明显又有转变,初三(2)班一个学生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我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这话听起来不像是初中学生说的,但这是他们刚在历社课上学到的话。)以下是2012年12月初三(1)班一个已完全放弃各科学习的男生大程和我的对话:程:“谭老师,现在我还记得gardening这个单词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谭:“是吗?那你拼拼看。”程:“g-a-r-d-e-n-i-n-g.”谭:“完全正确!太好了!那你知道gardening去掉ing是什么意思吗?”程:“公园?”谭:“No.(我指指正好经过的地方,”是学校里的一个小花园)程:“哦,是花园。”(恍然大悟状)谭:“太棒了!你真聪明!继续努力哦!”程:“谢谢谭老师!”7 大程带着满足的笑容回教室去了,我的心里也暖暖的。目前,我所教的初三1、2班学生的英语平均分在年级不算靠前,2班排在年级第2-4名,1班较靠后,主要是因为两极分化比较大。但是1、2班的尖子生比较突出,在一次选用外校比较难的试题进行的考试中,1、2班十个组长的平均成绩达到了80分,是全年级各班中最高的,这在我们生源比较差的情况下并不容易。初一入学时,我接的2班没有一个同学的总分排名年级前20名。经过努力,现在每次考试总有三个学生的总分稳定在年级前二十名以内,其中一个稳定在前十名之内,甚至多次排名年级第一,这就是2班的班长张泽欣同学。他也在多次考试中名列英语单科年级第一,高出年级第二名几分。而在初一入学时,张泽欣同学的总分排名年级第40名,英语成绩也只是中等。由于张泽欣同学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所以得到的锻炼机会比较多,成长得比较快,有时他几乎可以替代我这个英语老师和班主任的角色。现在张泽欣同学已成长为校学生会主席、校升旗仪式主持人、校广播站播音员,获得“深圳市优秀学生干部”光荣称号。他还曾作为领诵,代表学校参加福田区团委举办的朗诵比赛,和同伴一起奋力拼搏,荣获区一等奖。在2012年12月召开的家长会上,我让初三(2)班正、副班长即组长中的两位事先设计和制作家长会课件,并且全程主持家长会(当然,家长会的课件是由我审核把关的)。我还让6个组长向全体家长评价本组学员在各科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表现,因为我认为学生比我更了解同学的表现,学生说比老师说更能让家长信服。组长们表现得都很好,落落大方,娓娓道来,对同学的评价恰如其分,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这跟组长们平时在小组合作中的锻炼是分不开的。“改变”让我体验到学生的成功,也收获了自己的喜悦;“改变”让我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改变”让我更加自信。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践行、反思、总结,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