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71090
大小:1.11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11-12
《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60小题,共6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3.下列关于
2、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王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
3、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4~5题。4.王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渭河平原5.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6.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松花江、黑龙江、嫩江冲积而成 B.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C.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地区 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7.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8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9.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10.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
5、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11.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12.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
6、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14.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15.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16.关于长江三角洲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温
7、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17.关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东北南部 B.水热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C.石油、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D.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成的黑土,肥力较高18.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优越性表现在( )①地理位置 ②气候条件③土地条件④矿产资源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读
8、下图,回答19~21题。19.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20.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21.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