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69668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2
《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 经济学里有一个经典例子———囚徒困境,欧·亨利写了一篇小说———《圣洁的礼物》,从这两个故事,可以得出结论:个体理性不等于集体理性,甚至二者互相矛盾。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前提下,个人的自私选择,会导致社会集体利益最大化。但是,现实中总是存在相反的例子,如茅于轼在《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中说:你没在信封上写上邮政编码,信被邮局退回来;红灯抢行,岔路口乱作一团,彼此动弹不得...... 这些事例,其实说的是,有很多人总是从自私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并没有出现
2、亚当·斯密设想的那种结果。是不是亚当·斯密错了?笔者认为,斯密没有考虑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必然矛盾这个问题。 经济学里有一个经典例子——囚徒困境,简述如下:A和B合伙抢银行被抓获。他们被关进分隔的牢房,检察官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不坦白,他们会因非法携带枪支的罪名各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另一人将会被重判10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以抢劫罪名各判5年。结果,两个人都招供了。故事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A和B都是理性的,首先关心的是减少自己刑期,而不在乎对
3、方被判多少年。由于信息是不对称的,双方没有串谋的机会,所以,A会这样推理:“假如B不招,我只要一招供,立马可以获得自由,而不招却要坐牢十年,显然招比不招好;假如B招了,我没有招,则要坐牢10年,招了只坐5年,显然还是以招认为好。可见无论B招与不招,我的最佳选择都是招认。”同理,B也是理性的人,也会如此推理。于是两人都作出招供的选择,这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最佳的,即最符合他们个体理性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两个人都招供,并不是集体最优的选择。无论对哪个人来说,两个人都不招供,要比两个人都招供好得多。最符合个体
4、理性的选择,却是集体非理性的。(阅者注:此处的情境还是太过理想化,如此的逻辑推理反而让人觉得A、B两人都既不理性,也不像真正的强盗。) 当然,很多人对上述例子表示怀疑,认为其假设“人是自私的”这个前提条件是错误的。这里笔者无意于从学理上辩解,只想提请读者回忆一下欧·亨利的小说《圣洁的礼物》。主人公是一对新婚小夫妻———吉姆和德拉。圣诞节快到了,双方都惦记着给对方买礼物,吉姆想给德拉买套发卡,因为德拉有一头靓丽的秀发;而德拉则希望给吉姆的祖传金表买表链和表袋。但是,他们的生活比较拮据。于是吉姆卖掉了心爱
5、的金表,买了一套漂亮发卡;德拉卖掉了心爱的长发,为吉姆的金表买了表链和表袋。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结果却使得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人认为二人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反而增加了。因为,通过这件事情,双方发现对方是那么的爱自己,增进了感情。但是,第一,损失秀发和金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阅者注:失去并不等于损失,损失必然涉及到心理层面的变化);第二,因为损失却使二人增进了感情,是问题的另一方面,硬拉扯进来,则成了“双重标准”(阅者注:作者此处是顾左右而言他,在讨论人性的时候,有
6、必要考量人性的复杂性)。 总之,《圣洁的礼物》这个故事非常温馨,但是它无法掩盖一个冷冰冰的逻辑:即使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社会,同样无法避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自私的社会有“囚犯困境”,无私的社会也有“圣洁礼物困境”。像其他物品一样,无私和真爱,也服从边际效用递减律,只有在特别稀缺的时候才显得特别可贵。假如人人都不自私,“圣洁礼物困境”所造成的利益损失,分量就会大大上升,无法再用真情来补偿。这样的社会,很难说就一定更美好。 从上述两个故事中,可以得出结论:个体理性不等于集体理性,甚至二者互相矛盾
7、。(阅者注:既没有绝对的个体理性,也没有绝对的集体理性,理性本就是很模糊、很难界定的概念。人,从抽象的角度讲,就是一个高级的、自主的信息反馈系统,所以信息将在理性的实现中起决定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