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资料讲解.ppt

痤疮资料讲解.ppt

ID:59554581

大小:3.18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11-10

痤疮资料讲解.ppt_第1页
痤疮资料讲解.ppt_第2页
痤疮资料讲解.ppt_第3页
痤疮资料讲解.ppt_第4页
痤疮资料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痤疮资料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痤疮定义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丘疹顶端如刺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而得名。中医文献中又名“肺风粉刺”、“面疮”、“酒刺”等,俗称“青春痘”。《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shŭ)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寻常痤疮。病因病机均可导致粉刺的发生1、素体阳热偏盛,肺胃两经蕴热,循经上犯,熏蒸于面部、口鼻而发。2、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胃肠生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发。3、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或冲任不调,致使气滞血瘀,气郁化火,上犯颜面而发。4、湿热郁久,凝

2、聚为痰,阻滞气血,致使湿热痰瘀互结,聚结于颜面、下颌等部位,发为囊肿、结节。中医:病因病机西医:西医学认为,青春期雄激素增多,使皮脂腺发育及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角化异常,皮脂排出不畅,淤积在毛囊内形成脂栓;又因痤疮丙酸杆菌(PA)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此外由于免疫异常,PA介导的细胞免疫也增强了痤疮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1发病部位----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颏(kē)部,其次为颈肩、胸背部。多对称分布。2皮损特点----皮损为毛囊性丘疹,有白色粉刺、黑色粉刺,可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或为炎症性红色丘疹、小脓疱,严重者出现紫红

3、色结节、囊肿、脓肿,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和瘢痕。愈后留有色素沉着,萎缩性瘢痕。皮损处常伴皮脂溢出。临床表现3自觉症状----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瘙痒,炎症性皮损伴疼痛。4病程及预后----病程长短不一,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临床表现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严重程度分级有助于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案,目前常用国际改良分级法:1轻度(Ⅰ级):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2中度(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之间;3中度(Ⅲ级)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4重度(Ⅳ级)结节性、囊肿性或聚合性痤疮,

4、伴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多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多于3个。(Ⅰ级)额部见多数黑头粉刺及白头粉刺临床表现(Ⅱ级)颊部见多数炎症性丘疹,呈圆锥形或丘状,多数顶端有小脓疱。夹杂点状瘢痕,毛孔扩大,有少量黑头粉刺。临床表现(Ⅲ级)额部见炎性丘疹结节,多数囊肿临床表现(Ⅳ级)面颊等处见多数囊肿与结节,继发化脓感染,破溃流脓形成窦道及瘢痕。临床表现诊断好发于青少年,皮疹主要发生于颜面和胸背部,皮疹以黑头、白头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为主等特点,临床较易诊断。鉴别诊断酒糟鼻好发于中年人,皮疹分布以鼻准、鼻翼为主,两颊、前额、下颏亦可见。患者弥漫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无粉刺,晚期形成

5、鼻赘。其中发病年龄、部位、皮疹特点是主要鉴别点。1、酒糟鼻鉴别诊断1、酒糟鼻颜面中部、鼻背部见红斑、丘疹,毛囊口扩张鉴别诊断常见于接触沥青、煤焦油及石油制品的工人,同工种的人常发生相同的痤疮样皮损,较密集,伴毛囊角化。除颜面外,凡接触部位如手背、前臂、肘部亦有发生。其中职业、发病部位是主要的鉴别点。2、职业性痤疮鉴别诊断2、职业性痤疮木材防腐厂浸防腐油(内含沥青,蒽油和五氯酚)工人,接触油和烟雾引起的职业性痤疮鉴别诊断多见于成年人,损害为粟粒大小淡红色、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对称分布于颊部、眼睑、鼻唇沟等处,用玻片压之可呈苹果酱色。其中发病年龄、部位、玻片压之呈苹果酱色是主要鉴

6、别点。3、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鉴别诊断3、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颜面部多数小结节,淡红色或淡紫褐色,散在或集簇,眼睑、颊部及鼻两侧多发。有的结节破溃覆以痂皮,有的消退留有凹陷萎缩性瘢痕。辨证论治1肺胃蕴热证证候:颜面多发红色丘疹、粉刺,或有小脓疱,轻度痒痛;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治法:清肺胃热毒。方药: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甘草、人参等,脓疱多者合五味消毒饮。辨证论治2胃肠湿热证证候: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间有脓疱、及红色结节;伴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除湿解毒。方药:茵陈蒿汤合

7、黄连解毒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等。伴腹胀,苔厚腻者,加鸡内金、枳实、陈皮。辨证论治3肝郁血瘀证证候:皮损多发于颜面两侧及下颌部,为暗红色丘疹、小脓疱、黑头粉刺、暗红色结节等;伴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胁肋胀痛,女子月经色暗夹瘀块,痛经;舌质暗红,边尖有瘀斑,脉弦涩或弦细。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柴胡、茯苓、当归、白术、薄荷等。辨证论治4痰瘀互结证证候:病程较长,皮疹颜色暗红,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