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合肥市区域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肥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技术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它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作用不断增强。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世纪初的5%~10%上升到70年代50%以上的平均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区城经济增长的观点现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速技术进步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实现赶超与跨越的基本路径。因此,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对合肥市区域创新能力及未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合肥市区域创新现状,对区域技术创新进行阐述;其次,在宏观层面,通过分析国内外典
2、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现状,总结出可供合肥区域技术创新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多方面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合肥区域技术创新框架并探讨了实施的具体对策措施。一、区域技术创新的涵义区域技术创新系统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的产品、采用新的技术、开辟新的市场等,从而提高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主要是以技
3、术创新为指向,在区域空间范畴内产生作用。国内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认识从国外来看,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Cooke)是较早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学者,1990年在题为《通过网络化进行学习:区域创新及巴登——符腾堡的教训》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ReginalInnova-tionSystem,简称RIS)”的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当这些机构频繁地互动时,就形成了一个支持并产生创新的区域创新系统。二、合肥市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市场
4、两头脱节,高校院所大量科研成果沉淀,企业缺乏产品研发支持。2012年以来,安徽省和合肥市与相关国内高校院所、企业,几方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产业+资本”组织模式,搭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转化桥梁。目前,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新型协同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驶上快车道。一方面集聚创新资源,对各类在肥高校院所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激活创新资源,构建集高端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等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最近,王国君的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距公司成立才两年时间。
5、如今,产学研深度结合,助推合肥市高质量发展:2017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9家,平均每5天就诞生4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600多家。2016年,李广垒的企业入驻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国声谷”,这是工信部与安徽省共建的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这里搭建了讯飞开放平台、类脑智能开放平台、中文信息(深度)处理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写作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免费向基地中小企业开放,政府补贴平台建设成本投入的30%。“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研发力量弱,公共技术开放,能为他们提供很大便利。”中国声谷运营
6、单位相关负责人毛媛媛介绍,政府平台投小钱,换来一批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也搭建起产业创新的区域发展生态圈。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几十年来,一家家开发区、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拔节壮大。从企业单打独斗的研发摸索,到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再到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开放……如今,共享共赢已成为这里产业蓬勃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合肥又把方向瞄准创新资源整合,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一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离子医学、大基因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正加速推进,它们将会为合肥产业的共
7、享共赢发展,提供更多技术内核。3、措施合肥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保障措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核心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开放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骨干中介机构为主要基地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以环境建设为重点,建立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政府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科技投入为主题、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企业群。为了
8、贯彻十七大关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精神。首先,要建设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产业效益明显、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型企业团队。第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