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71779
大小:8.5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9-14
《小儿定喘口服液-商务版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本兼顾,全面改善小儿肺功能喘定儿小口服液规格:10ml×6支推广单位:重庆万成疾病篇产品篇市场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目录疾病篇产品篇市场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目录儿科疾病门诊量我儿童疾病门诊人次近年来呈平稳增长趋势,儿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儿科合作联盟: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卫生室数字儿科疾病分布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约77%高居榜首,是儿科门诊量最大的患者群。儿科门诊疾病就诊率由于儿童成长发育过
2、程中,呼吸器官还没有完全健全,最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以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用药2001年,我国呼吸系统药品销售总额54亿,抗哮喘类药物约24亿,占45%。小儿哮喘疾病特点:反复复发,无法治愈,需长期服药,治疗费用高54亿24亿疾病特点:重庆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高达4.63%,发病率高小儿哮喘疾病特点:儿童用药品种、剂型少,定位于哮喘的中成药甚少。小儿哮喘-药物剂型:90%的药物没有儿童剂型。品种:制剂品种3500多种,以儿童、小儿为品种名称的用药仅
3、60种(约占中成药2.5%)。说明书:定位于小儿哮喘的中成药甚少。药物治疗治疗现状:西药为主,中药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西药起效迅速,急性期很快控制症状,但缓解期及巩固发作期治疗相对不足副作用大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差儿童使用不便(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由于哮喘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都难获得最佳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优势,是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案。疾病篇产品篇市场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目录--------------------------------------------
4、-----——标本兼顾,全面改善小儿肺功能喘定儿小口服液规格:10ml×6支引言“肺居胸中,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之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最早上溯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脈症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必有伏饮。”明确于《景岳全书·喘促门》:“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专篇论述,认为“治哮必须薄滋味,专主于痰”。《症因脉治·哮病》所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巢臼,潜
5、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全国中医高等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6版):“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所致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哮喘病位在肺,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沿革朱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历代医家认为:“宿痰伏肺”为哮喘的“夙根”,病理病机中医学所说的“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咳吐可见,通常指产生于呼吸道,经口鼻咳出的痰(混沌液态物质)——呼吸道黏膜和肺部渗出的大量黏液无形
6、之痰,乃体内津液代谢失常而成,通常指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的痰证——肺泡腔内的炎性渗出物,炎性介质(气道高反应性)清热化痰法是在中医八大治法之一清法的基础上,结合肺系疾病病因病机特点形成的一种具体治法,广泛用于痰热阻肺证的临床治疗。哮证(肺)宿痰伏肺气道炎症外邪过敏原/感染痰热郁肺,灼津为痰(有形之痰),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腺体增多,或充血、水肿,致气道黏液高分泌、气道平滑肌痉挛共同症状:咳嗽、咯痰、喘息清热化痰,宣肺定喘解痉(LABA)+抗炎(ICS)中医西医无形之痰炎性介质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宣肺定
7、喘。——清热化痰代表方剂方解:麻黄、苦杏仁(炒)、莱菔子、葶苈子、紫苏子、黄芩、桑白皮、石膏、大青叶、鱼腥草、甘草。小儿定喘口服液麻黄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有平喘魁首之称,该药外通玄府,上宣肺气。下降逆气,又有通调水道之功,清代的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云:“哮喘为顽痰闭塞,非麻黄不足以开肺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苦杏仁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药一宣一降,正合肺之特性,助其宣肃,故而喘定。是以麻杏相配乃治喘要药。石膏“石膏+麻黄”,遵循了“石膏反佐麻黄”能克制麻黄副作用的理论
8、,既保证了小儿的用药安全,又确保了该方止咳、平喘、清热的强劲功效。石膏:清热泻火,直入肺中清其郁热。甘草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甘寒生津止渴,更能调和寒温宣降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来源于《韩氏医通》,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改“白芥子”为“葶苈子”原方:「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苏子是降气的,莱菔子是下气祛痰的,白芥子是促痰排出的,而且三个“子”都是温性的。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紫苏子:味辛,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