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42175
大小:4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23
《夸美纽斯与的《大教学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誇美紐斯與他的《大教學論》國九五丁李政儒一、時代背景與生平(1)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六零年代①介於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時代②資本主義發達,社會貧富不均③帶動科學與技術的進步(2)捷克兄弟會誇美紐斯1592年3月28日出生在一個“摩拉維亞兄弟會”會員家庭,父親是磨坊主。捷克人民素有愛國主義傳統,一直致力於爭取民族獨立,“摩拉維亞兄弟會”就是致力於民族獨立的一個新教組織,具有較強的反對天主教會和異族統治的民主傳統和愛國主義精神,且十分關心教育問題。誇美紐斯自幼深受“摩拉維亞兄弟會”宗教思想和民主主義精神的薰陶。誇美紐斯12歲父母雙亡,一
2、度在“摩拉維亞兄弟會”創辦的初等學校學習,16歲由兄弟會資助進入普熱羅夫(Prerau)拉丁文法學校接受中等教育,後入德國大學學習神學。就學與遊歷歐洲期間,他不僅研讀了古代思想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西塞羅、辛尼加、昆體良等人的著作,而且充分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特別是當時關注教學方法研究的德國教育家拉特克有關德語教學的觀點及“自然教學法”的主張令誇美紐斯十分讚賞。1614年因病回國。短暫的求學經歷、充分的接觸教育,為後來從事教育理論研究及教育實踐活動打下了良好基礎。(3)戰爭影響其愛國情操1614年,誇美紐斯回
3、捷克母校──普熱羅夫任教,1616年被推選為兄弟會牧師,1618年在捷克名城富爾涅克任牧師兼兄弟會學校校長,開始研究教育改革問題。然而他的研究剛剛起步,三十年戰爭(1618~1648)爆發,捷克軍隊大敗於“天主教同盟”軍,國家完全喪失獨立,誇美紐斯亦失去全部家產,藏書和手稿被西班牙雇傭軍付之一炬,妻子和兩個孩子也死于戰爭瘟疫。國破家亡的傷痛促使他拿起筆來與封建社會進行鬥爭,他深信良好的教育是復興祖國、改良社會的主要手段,期望借助改進和普及教育,使人心向上帝以實現互敬互愛的社會理想。1623年撰寫的《世界的迷宮和心的天堂》是其這一心跡的表
4、明。1628年,為免遭破害,誇美紐斯與三萬余戶兄弟會會員離開祖國,遷往波蘭的萊什諾避難,繼續從事教育實踐與研究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後撰寫了《語言學入門》(1631)、《母育學校》(1632)、《大教學論》(1632)、《物理學概論》(1633)、《泛智的先聲》(1637~1639)等重要著作。其中《大教學論》的問世標誌著教育學從此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誇美紐斯由此被視為近代教育學的奠基人。1641~1648年,誇美紐斯應邀輾轉於英國與瑞典,從事泛智研究和教科書的編寫工作。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他重返萊什諾。1650年被選為“摩拉維亞
5、兄弟會”的大主教。同年,受匈牙利一公國之邀,前往擔任教育顧問,並親自創辦泛智學校。《泛智學校》《世界圖解》等是此間的重要成果。《世界圖解》是一本有插圖的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教科書,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圖的教科書,自1658年出版以來被譯成多種文字,流行二百多年,誇美紐斯由此被稱為“兒童插圖書的始祖”。1654年再回萊什諾,繼續進行泛智研究。1656年瑞典入侵波蘭,萊什諾城被毀,誇美紐斯被迫移居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657年他的《教育論著全集》陸續出版,1670年客逝阿姆斯特丹。二、大教學論的內容(1)教育的目的①與上帝共享永生的幸福②生活的
6、預備③只有受過適當教育,才能成為真正的人(2)改革舊教育①普及教育:貧富、男女皆有受教權②階級式的受教:有權利的人需要受教育,正如嚮導需要眼睛;地位低的要受教育,他們才能聰明地、謹慎地服從他們的長上。③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教育:把一切知是領域中精萃的總合灌輸到他們頭腦,例:增接自然、歷史和地理常識;以民族語言代替拉丁語。(3)設立學校的原則教育適應自然:教育的嚴謹秩序應以自然為借鑑。例:動物在春天生長、繁殖,人類的教育也應從「人類的春天」,即「兒童時期」開始。(4)確立了近代學制的輪廓①建立學年制與班級授課制度②一切公立學校每年秋季招生一次
7、,同時開學同時放假(他把一學年分四學季)③每年即制定統一的教學計畫與課表④除了平時考查外,學期末還要舉辦隆重的期末考試(5)教學的一般原則①廢除強制灌輸,激發兒童學習的自主性②廢除文字教學,鼓勵直觀、觀察的方式教學③依兒童的年齡循序漸進大教學論一至六章---人生與教育的目的國九五丁陳韋宏教育為人之本前六章以聖經觀點分析人性、心理及生理的特徵,閳釋人必須經由教育以成為造物中最完善且具靈性的,因此人除了生存還有一個更高的目標—要與上帝永遠同享最高的光榮和幸福,這是全書的綱目,雖然近似迂腐,但在當時宗教思想濃厚的時代,這是不得已,也是傳達任何
8、道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遵循等級化的原則,人在成長初期,都在發展感官,而後來朝著內在感官發展,因為人有了意志,所以後來心靈與肉體相配合,產生了智慧,在本書裡,這是為了更高的發展;對於生死,也將其視為階段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