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

ID:5943720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9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1页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2页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3页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4页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实践和思索  摘要:针对在民办高校考务管理中学生自主性要求与指令性管理方式的冲突,以及学分制下考务管理单元细化而造成的工作量增加、难度加大的困境,本文从实践角度探讨民办高校建立科学化、人性化考务管理机制,并利用网络化、共享化考务平台,实现考务管理的全校联动,促进考风、校风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关键词:民办高校考务管理学分制在当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下,一批民办高校正以其灵活的管理机制、多样的培养模式和不俗的教学质量不断壮大。为求进一步发展,“如何在特色中保持教学质量”一直是各民办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学分制

2、的推行正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模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考务管理作为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分制对其灵活性和规范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健全和完备的考务管理体系是学分制得以推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民办高校维护淳朴教风和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分析了学分制下民办高校考务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实践角度阐述了建立以生为本的考务管理机制和信息化考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及实施建议。一、学分制下考务管理的难点9考务管理是围绕考试对学生考试安排、考试成绩、考试现场指挥及与相关的学生、教师、教学资源等一系列事务进行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考试安排、试卷

3、管理、考场管理和成绩管理。学分制是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条件在《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规定的弹性学制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课程的选择不一定要在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年、学期修读,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大。这与学年制以一个专业为整体,步调一致的特点相反,学分制教务管理要求以一个学生为单位。每一位学生选择的课程、上课时间均不同,每学期开出的课程门数多,涉及闭卷、开卷考试的课程也多,课程班中的学生公共时间少,考试安排受限的条件多。另外,不同的教学进程计划及任务书,进程计划及任务书中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考核方式和课程起止周都直接影响到考务管理。考务管理的

4、全面性要求和学分制的参数细化特征从客观上增加了考务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二、民办高校考务管理的困境9民办高校由于现实因素,生源较之公办院校生源入学要略少一些,但并不能说明这部分学生素质不行。如果以“第十名效应”解释,就可以认为民办学校的学生“个性化”、“主体化”要求比公办院校的学生更强烈。但是,民办院校的教务管理方式,包括考务管理很多是沿用了公办高校的制度化管理,较多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学校的权利,较少强调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和学校应尽的义务。这种管理工作从总体上讲是失衡的,因为教学管理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更是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

5、过程,是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平衡。因此,考务管理中的一些措施难以被学生接受,甚至造成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进而出现学生中的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学风恶化,教师丧失信心,教学时得过且过,考试过程流于形式,教风低迷,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这些主客观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民办院校的考务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三、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化、人性化的考务管理机制1.良性机制,端正考试目的。高校考试至少具有导向(学什么)、诊断(学得怎么样)、反馈(以后怎么教)、评价(这样教学行不行)、区分(学生学习优劣)、预测(学生将来的发展)等功能。失衡的考试管理机制会扭

6、曲考试目的,造成考试功能不能全面发挥。民办高校考务管理首先应着眼于考试能否实现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目的,能否沟通促进教与学,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由此助推考务管理导向功能,引导树立“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2.灵活机制,创新考试形式。9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考核目的,考务管理制度应鼓励采取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考试形式可分为笔试、口试和操作试等;笔试分闭卷、开卷和半开卷三种类型。其中专业基础课以闭卷考试为主,选修课以开卷或半开卷考为主。口试采取朗诵、演讲、交流等形式,操作试包括小论

7、文、小设计、实验、调查报告等。分散成绩构成。如采用分数累积制,改变课程结束后立即进行考试的习惯,增加平时测评的次数和其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又如,实践类课程可根据专业教学要求,规定学生每学期应完成的实践学习任务,达到考核要求,毕业前再评定综合成绩。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和重视程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3.过程管理,重视考后点评。9教师对考后试卷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尽管目前要求教师填写试卷分析表,但由于教师工作量大,多数教师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简单做个试

8、卷分析,并未认真考虑试卷的信度、效度。学生只看重分数,关心有没有及格,对试卷错在什么地方、自己什么地方没掌握等毫不在乎。而且目前的学时安排并没为试卷讲评留余地,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