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

ID:59430174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5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_第1页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_第2页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_第3页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_第4页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因2型糖尿病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时间为(4.5±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5%,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降血糖达靶血糖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胰

2、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l]o2007年,大陆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患者3981万人,患病率4.3%;预计2025年达到5927万人,患病率达5.6%0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多源性的,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2-3]o目前2型糖尿病多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治疗[4]。本研究主要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

3、0年3月-2012年2月因2型糖尿病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0〜75岁,平均(58.5土2.7)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7.3±2.4)年;随机选取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另外40例为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其中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8.3±2.5)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7.5±2.3)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5岁,平均(58.7±2.6)岁;糖尿病病程1〜20年,平均(7.3±2.6)年。两组患者性

4、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瑞士Disetronic公司生产的H-TronPlusV100型胰岛素泵,美国礼来公司生产的常规优泌林笔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surestep血糖仪,设定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晚10点测定血糖。对照组患者设定基础量常规优泌林笔芯,根据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晚10点测定血糖值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1.3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N6.5%;(2)空腹血糖FPGN7.0mmol/Lo空腹血糖测定需要至少8h内

5、无热量摄入,因此通常检查空腹血糖为早上;(3)口服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ll.lmmol/L[5];(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6]。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控制血糖情况、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S.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血糖控制情况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见表1。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早餐后2h、午

6、餐后2h、晚餐后2h、晚10点血糖与对照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见表2o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左右或者之后开始发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而绝大多

7、数糖尿病患者会长期处于慢性高血糖状态,这样便使得机体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血糖不断升高。而在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的依据中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可仔细观察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实际变化情况,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能够充分体现出患者对血糖的控制水平[7]。部分学者认为引发糖尿病产生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其属于至关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病发时就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方面的损伤,特别是迷走神经功能最先发生异常,紧接着是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异常,最终导致患者心脏处于无神经调整的紊乱状态。其病理特点为胰岛

8、素分泌迟缓和胰岛素抵抗所致的胰岛素相对不足[8]。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胰岛素受体数月减少或亲和力下降,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下降以及胰岛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应激能力减弱等原因,发生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以及胰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