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29477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5
《论及早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及早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刘金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心理学博士。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心理学会副会长。我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其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说它漫长,是因为在我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从一个受教育者的角度,没有感受到这种能力的锻炼,直到读了硕士、博士,走出国门看了外面的世界,走上了一个专业教育研究者的工作岗位后,这种能力才逐渐得到了锻炼,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才逐渐加深。有时我想,我是幸运的,从小学读
2、到了博士,终于在求学的后半程接受了这种能力的教育,倘若大学抑或高中后就走入社会了,这种能力的培养岂不是缺失了?有了这番感受之后,才觉得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我受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了极大的忽视,到现在,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呼吁一下。关于何谓问题解决能力,先从一个真实的经历说起。1995年,我应邀去美国参加全美教育学术年会,其间顺便去旧金山的圣何塞地区的一所学校听了一节初二年级的心理辅导课。此节课的主题是“我的职业理想”。课的设计非常简单,主要活动形式是让学生展示汇报自己关于职业理想的研究报告。课前,学生们将自己的研究报告均用
3、A4纸打印出来分别张贴在装洗衣机的大纸盒子上,由于学生提前做了充分的“研究”,有的学生的“研究报告”长达12页之多,教室不得不改在学校的食堂。我仔细地看了其中一个学生的研究报告,这个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做一个生物学家,经过查阅资料,他在报告中详细罗列了美国哪所大学的生物系最棒、哪个生物学家最著名、他们的工资多少、社会地位如何、若考入这样的大学需要学习哪些课程等非常详细的信息。看来学生们为了上好这样一节课一定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在这样的准备过程中,不仅搜集资料、打字、报告写作等技能得到了锻炼,而且,对未来的职业方向也进行了一番认认真真的思考。这样的一节课,对于学
4、生明确人生方向、激发长久学习动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就在前不久,我去南方某省参加一个工作会议,会议主办方在会议期间也安排了一堂同样内容的初三年级的心理辅导观摩课。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上课期间辅导教师富于激情的“引导"和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对于职业理想的畅想。整堂课处在教师的掌控之中,经过放学生平日里活动的视频和喜爱的歌曲的热身后,学生被分成5个小组,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做出选择的理由。接下来是教师依次点学生站起来汇报。学生有的汇报说想当政治家,有的说想当金融投资家,有的说想做婚纱摄影师,有的说想做历史学家……学生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选择理由,谁说的与众不同,谁说的
5、职业越不平凡,谁博得的掌声就越多。教师一一做了点评,归结到一点就是:无论你将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今天必须用功学习,必须回到现实,先过高考这一关。课上完后,参加会议的领导均夸赞这堂课很成功,上得生动,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而我,由于有了比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做了认真严肃的思考了吗?这节课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这节课,学生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再回到问题解决的能力上来。前一节课,通过较长时间的准备,查阅搜集资料,学生对所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最后形成了关于研究主题
6、,即“我的职业理想”的达成路径的清晰判断。这种由发现问题开始,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称作科学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成为了一个人解决问题时自然的思维倾向和思维习惯,就可以看作这个人具备了问题解决的能力。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些发达国家,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非常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他们注重给学生留一些需要去观察、查资料、调查、实验的实践性作业,而不是只留需要即时的课堂就要完成的作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开始注重这类研究性学习课程。但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教师在求学经历中并没有受过这种能力的锻炼,对科学研究的过程虽然了解
7、,却并不能应用于日常问题的解决过程。对学生的这种能力的指导,要么不重视,要么很机械地被动去做。具体体现为只在研究性学习课上才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平时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仍然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致使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得不到系统和完整的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说到底是一种思维习惯或思维范式,它也是一种科学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能力应是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的科学素养和基础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除了广大教师应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之外,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种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教育管理干部通过引导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
8、究,参加各级各类的专家指导下的校本科研课题是迅速养成教师这种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