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

ID:59420233

大小:2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6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_第1页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_第2页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_第3页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_第4页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室制取气体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B、实验原理表达式: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以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不一定要让下端伸入到液面以下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

2、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不需要加热,可以随时添加液体。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原理:2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②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判断气体收集满的标准:有气泡从水槽中集气瓶口向外冒出b、用向上排空法

4、。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⑧再停止加热E、易错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F、收集

5、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G、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三、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

6、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三.实验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从锥形瓶口装石,塞紧塞子。“加”:从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收”:收集气体。“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四.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

7、碳(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五.注意事项装置注意事项:发生装置的导管露出塞子即可,不能伸入过长;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操作注意事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析疑(一)为什么选用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答: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盐跟酸起反应,一般都有二氧化碳生成。若选用可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钠等),与酸反应速度过快,难以控制;若选用不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镁等),则其来源一般较少。石或石灰石与酸反应适中,其在自然界中含量也极其丰富,价格低廉。所以,选用石或石灰石制二氧化碳。(二)实验室制取

8、二氧化碳时,为什么最好选用稀盐酸?答:如果用稀硫酸和石或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