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ID:5936879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_第1页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_第2页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教与学的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复述史实,研究资料理解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其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学习,进行爱党教育,同时培养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教与学的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与学的难点:西安事变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先听一段音乐《松花江上》(教师

2、播放)。方案一: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请同学们想一个问题,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方案二:同学们,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略我国东北的愤懑。那么,九一八事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它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哪些沉重灾难?对当时中国的政局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3、。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下列表格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事变名称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 疑难问题。(3分钟)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1、 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引导】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引导】启发

4、学生从课文中归纳: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3、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引导】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

5、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教师补充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引导】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

6、西安,准备乘乱夺权。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2、怎样评价西安事变?【引导】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事变名称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A.1927年B.1928年C.1931年D.1936年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发生在()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西安事变后D.七七事变后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

7、变爆发B.华北事变出现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爆发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一一贾庆林(1)材料一是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日报》,该报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是发起这场事件的两位爱国将领,他们分别是谁?(3)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主张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中共为何采取这种办法?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