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5747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趁爱心之船扬自信之帆——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东河学区许晓颖陈斌德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下面就如何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倾注真情,靠爱心保护自尊。屠格涅夫说过: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很多学困生都存在自卑心理,个别学困生甚至对学习、对学校生活产生了厌倦和逆反心里,我认为要转化他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记得上学期班上有一个公认为最调皮、最爱动歪脑筋的学困生,一次上语文课前把
2、一个学习好的女同学欺负哭了,我刚走进教室,其他学生都向我告他的“状”,并用期待的目光等待我对他的惩罚,可我没有当场批评他,而是要求这位女生心胸宽广一些,别与之计较影响上课,同学们当时还以为我偏袒他,对我很不满。课后我找到这位男同学单独谈话,问清缘由并给他讲道理分析对错,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诚恳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向这位女生主动认错道歉,这位女生开心地笑了,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也改变了。后来他在一篇作文中说,他犯了错,老师没有责骂、歧视他,而是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有这么好的老师他一定会改正缺点、努力学习的。这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更激发
3、了对工作的热情。二、讲究方法,以方法激发兴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困生由于基础差,学习主动性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所以老师在备课时,把向学困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考虑进去。有针对性地备课,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课堂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稍难的地方就给以提示,答对了就给予鼓励、表扬,课后布置一些最基本的或是简单的题目让他们完成,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注意个别辅导,比如在作文中出现了错别字,仅仅打“×”,他改不正确,这就需要老师把正确的字写在旁边,加以提醒,加深了他对错误的
4、认识。三、抓住契机,凭“措施”端正态度。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评是教育学生常用的一种手段,批评学生时我“软”“硬”兼施,所谓“软”“硬”兼施,即“耐心”与“严厉”相结合。“耐心”一直被教育工作者奉为“法宝”,而“严厉”往往被视为“粗暴”的别称,其实,若把这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耐心”与“严厉”都必须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以心换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严厉”还应把握“度”。必须以不对学生造成伤害为前提,并且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为之,本人曾用过“耐心开导——严厉批评——耐心
5、开导”的方法排除了我班一名学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四、捕捉亮点,用成功唤醒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作为教师,我们对每位学生要充满爱心,用平等的关爱去唤醒他们的自信,并点燃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特别是学困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学情感。在工作中,对学困生,我倾注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爱心,平时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并和他们一起寻找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办法。在课堂教学和平日的生活中,我注意留心观察他们,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之处,就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比如,在批阅作业中,发现有书写工整时,我就批上“做得认真!”“你的字写得
6、越来越工整了!”、“最近很有进步!”等这些激励性的话。我发现他们受到老师的表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后,作业做得越来越认真了,而且在课堂上也敢于举手发言了,对学习也有了极大的兴趣。上学期,班上有几位后进生,常不做家庭作业,我把他们单独找来跟他们谈心、交流,他们口头上答应了,但第二天仍没做,课代表给我汇报说:“他们说老师不批评人,我们就偏不做。”我立即意识到:他们的态度出了问题。我决定使用“严厉批评”的方法,再进一步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走进教室,我叫他们站在讲台上,我的神情变得十分严肃,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
7、“批评”。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呆了,一下子被怔住了,再也不是昔日那嬉皮笑脸的状态,等他们情绪平静下来后,我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深刻地剖析了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了他们的智力条件、知识基础、行为习惯等与学问有关的各种因素。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且帮助他们找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现在,这几位同学作业不但能按时完成,而且,做得越来越认真了。总而言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工作,其收获并非是立竿见影的,教师切不可“一日曝十日寒”,不能因为他们进步慢而失去对他们的信心。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爱
8、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成功的彼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