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doc

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doc

ID:59353427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4

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doc_第1页
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doc_第2页
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能正确灵活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过程,认识圆周率。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

2、: 哪些同学会骑自行车?在骑车时,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怎样计算?(课件出示车轮向前滚动的录像。)     生:求行驶多长的路程就是求圆形的周长。     师: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此环节的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自行车入手,让学生感知求车轮滚动一周就是求圆的周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请你指出老师手中圆形物体的周长。准备一些实物有硬币、茶杯垫,让学生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分析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各有什么不同?3

3、、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欲望。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2)“缠绕”——用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拉直;(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小结: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要“化曲为直”。4、猜想:   (1)猜想,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师: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圆直径长,周长就大;直径短

4、,圆周长就小。   (2)实验验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固定的倍数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实质关系”的问题。师: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请同学们分组做个小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学具,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按照“我们组利用什么方法——过程怎样——结果如何”的顺序汇报实验过程。小组汇报:  生:我们测量的第一个圆直径是10厘米,周长是31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

5、1倍。第二个圆直径是2厘米,周长是6.5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25倍。第三个圆直径是5.5厘米,周长是16.5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倍。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追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它直径都有这种关系呢?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师:由于测量时存在误差,导致结果不太一样,这很正常。你们的研究结果已经很接近数学家的结果了。谁知道我们把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叫做什么?生:圆周率。师:你知

6、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了吗?板书公式:C=πd,C=2πr5、巩固练习    1、解决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做到首尾呼应。    2、设计了三道有梯度的练习:①d=5米, C=?②r=5厘米 C=?③C=6.28米d=?3、明辨是非,下面的说法对吗?①π=3.14(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③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意图:设计有关圆周率的判断,是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6、布置作业赤道就像地球的“腰带”,它的长度

7、大约是4万千米。你知道地球的半径大约是多少吗?设计意图: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设置了与前面相呼应的求赤道周长的课外的拓展。这样的设置,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对本课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目标的讨论论点:  讨论点一:本课教学目标是否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讨论点二:本课教学目标能否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讨论点三:本课教学目标能否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讨论点四:本课教学目标能否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小组讨论后总结:  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基本符合课程

8、与教学理论的内容,比较成功,但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三、讨论的情况:  本组成员针对四个讨论论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课教学目标中以行为目标为主。教学目标能够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也能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但是课程目标中缺少表现性目标。  四、自己吸收到的观点  教学目标的层次不同,指导的范围就不同,目标的类型不一样,针对的对象也各异,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目标的都应该具备相同的功能,就是通过明确教育活动的目标,提示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