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118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3
《高中申报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申报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材料高中申报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材料高中申报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材料作为XX雷锋文化名片,学校努力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致力打造雷锋文化。我们认为:传承雷锋精神,打造“雷锋文化”,能够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享受;“学雷锋”不只是做好事。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于它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社会、生活与理想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一、传承雷锋精神历史回溯2003年2月,雷锋雕像落成典礼在洪高校园举行,XX志愿服务团队应运而生;2003年3月,XX建起了XX省首个校园“雷锋馆”,雷锋文化打造开
2、始;2006年,学校以雷锋塑像为核心,投资建造了XX高中校园雷锋广场(占地4200平方米),可供近1000人参加活动;2007年10月,XX雷锋馆被市委宣传部授予“XX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校参观团体络绎不绝;2012年3月:“感动XX人物”开始评选,“从平凡中发现伟大,在感动中浸润灵魂”;2012年5月:学校开启“闪灯行动”,有私家车的老师和家长义务接送学生;2014年3月:XX志愿服务队被省委宣传部授予“XX学雷锋示范团队”,XX雷锋文化业已成为XX学雷锋名片。二、传承雷锋精神课程彰显自雷锋馆和雷锋广场建成之后,学校致力于传承
3、雷锋精神的课程开发,雷锋精神在洪高校园落地生根:教师们爱岗敬业,育人不倦,从生活、学习、心理各方面无私关爱每名学子;学生们刻苦专研,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雷锋活动”;学校开展诸如“学雷锋”演讲比赛、“雷锋精神”辩论赛、“雷锋之星”评比、“闪灯行动”等雷锋精神传承活动,典型案例1:雷锋馆、雷锋广场、雷锋塑像服务高中课程学校利用雷锋馆、雷锋广场、雷锋塑像等资源,将校本资源课程化,落实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学生的需求,把课程设计与教学管理上都给学生留下空间,例如“雷锋馆”内容的更新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资料和结
4、论,再将学生的资料汇总成册,从而形成了《仰望精神的星空》、《雷锋精神研究》等校本课程。这样给予学生课程主人的地位,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典型案例2:“感动XX人物”评选2012年开启的“感动洪高人物”评选活动,旨在挖掘身边更多的优秀人物和感人事迹,弘扬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之美,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在寻找感动的过程中,共享着感动,汇聚着力量,凝聚着人心,感召激励XX人进一步形成踏实勤勉、进取图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做新时代的雷锋,共同谱写着“共建和谐校园,共享品质教育”的美丽诗篇!典型案例3:
5、爱心传递——闪灯行动2012年,由于学校周边进行“城中村”改造,从XX大街到学校还有850米的距离,使老师同学每天进出时陷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境。为此,学校向有私家车的老师和家长倡议“闪灯行动”,每天进出“泥灰巷”时,车上有空位可以打开“双闪灯”,示意同学们随时可以搭上便车。闪灯:闪亮的是告知,表明本车有空位,并且愿意帮助!闪灯:闪亮的是关爱,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爱!闪灯:闪亮的是低碳生活理念:车的利用率高些、地球的负担就小些!典型案例4:志愿团队礼待四方,雷锋精神荡涤心灵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美丽的笑容就是充满爱心的
6、笑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就是充满爱心的奉献。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十二年时光荏苒,XX学雷锋志愿团队从当初的XX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XXX余人。他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当代雷锋精神,开展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志愿团队的高中生们,在成长中无私奉献,在奉献中成长起来,体味人生的意义,书写了洪山高中学雷锋志愿团队绚丽的青春华章:2012年,志愿团队与学校对口的XXX社区一起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志愿团队的高中生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留守孩子们买来学习用品。2013年3月,志愿团队走进XX社区,宣传雷锋精神,倡导社区居民文明守礼
7、,文明生活,为XX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贡献力量。同年,志愿团队与学校外教一起走上街头,体验环卫工劳动与生活。活动为《XX日报》、《XX都市报》、《XX金报》和《XX晚报》等争相报道。2014年3月,志愿团队走进光谷,向市民发放“绿色生活,文明出行”倡议书,引导行人文明交通,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为XX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自己的汗水。三、传承雷锋精神价值凸现在打造雷锋文化的过程中,学校举办雷锋精神流动展览30多场次,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党团组织、学校和各界人士来校指导学习,每年接待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外友人XXXXX人次左右
8、,其中包括全国各地教育局长代表团、各地教育代表团、省内兄弟学校领导,在汉各个高校学子、区内中小学校师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韩国等各国访问团体。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XX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