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菌属课件.ppt

分枝菌属课件.ppt

ID:59278821

大小:1.0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22

分枝菌属课件.ppt_第1页
分枝菌属课件.ppt_第2页
分枝菌属课件.ppt_第3页
分枝菌属课件.ppt_第4页
分枝菌属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枝菌属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掌握:分枝杆菌的共同特性;结核杆菌细胞壁脂类含量与其染色性、培养特性、抵抗力和致病性的关系;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意义及应用价值;熟悉:结核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及特异性预防。目的要求结核分枝杆菌学习要求一、生物学性状(掌握)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熟悉)三、微生物学检查(熟悉)四、防治的原则(了解)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共同特点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趋势。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质,与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相关。抗酸染色(+)致病性

2、与菌体成分有关,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分类分类对人致病的主要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瘰痨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形态与染色形态:细长略带弯曲或直的杆菌,有时有分枝;在不同条件下形态不尽相同,呈现多形性。大小:1~4×0.4μm排列:常聚集成团染色性:齐-尼抗酸染色阳性(红色)Much颗粒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初次分离常用含有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的Lowens

3、tein-Jensen培养基。生长缓慢,约18小时分裂1代,2-4周才见菌落生长。典型菌落:粗糙型。菌落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粗糙、不透明。液体培养基:在管底开始生长,最后在表面形成菌膜。结核杆菌有毒株呈索状生长。生物学性状生化反应:不活跃糖发酵(-)人型可合成烟酸和还原硝酸盐,而牛型不能。结核杆菌触酶(+)、热触酶(-),而非结核分枝杆菌均为(+)生物学性状抵抗力:较强抗干燥耐酸硷对多种染料有抵抗力对紫外线敏感,可用于患者衣物的消毒对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水杨酸敏感,但长期用药易出

4、现耐药性。四怕:湿热、紫外线、70%酒精、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四不怕:干燥、酸、碱、化学消毒剂生物学性状变异性形态、菌落变异毒力变异:卡介苗(BCG)——Calmette和Guerin二人将牛型结核杆菌放在含有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菌苗,用于预防结核病。耐药性的变异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1、脂质(1)分枝菌酸:细胞壁脂质中的主要成分,与抗酸性有关。(2)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引起结核结节形成与干酪样坏死。(3)索状因子:能破坏细胞线粒体膜,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4)蜡

5、质D: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5)硫酸脑磷脂: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使其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2、蛋白质:与蜡质D共同作用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3、分枝杆菌生长素:脂溶性的铁螯合剂。致病性致病性所致疾病所致疾病:结核,尤其以肺结核多见。传染源:病人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等途径致病性肺炎肉芽肿的损害淋巴和血行传播任何部位的肉芽肿致病性胞内菌不完全吞噬致病性肺结核的两种表现原发感染原发后感染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病程呈慢性渐进性,伴有乏力、体重减轻、咳嗽、盗汗、午后

6、潮热、胸痛等。病灶多局限呈干酪样结节,若结节破溃,则可形成空洞,传染性强。致病性致病性细胞免疫为主免疫性传染免疫(infectionimmuity)/有菌免疫——即只有当TB菌在体内存在时才有免疫力,一旦体内的TB菌被杀灭,免疫也随之消失。免疫与变态反应共存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能引起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原理:迟发型变态反应试剂:OT(tuberculin)、PPD免疫性测红肿硬结直径﹥5mm为“+”≥15mm为“+++”意义:“+”——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预防接种“++++”——可能有活动

7、性感染“-”——未感染过结核杆菌,但还要考虑是否感染初期、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应用:(1)选择BCG接种对象和免疫效果的测定(2)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3)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细胞免疫功能(4)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临床资料、细菌学检查、放射学诊断仍是目前肺结核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细菌学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直接涂片镜检:抗酸染色分离培养动物试验标本采集和集菌检测鉴定新技术:PCR、核酸探针、DNARFLP、色谱分析技术、BactecTB-460系统等L型培养防治原则预防(1)加强卫生管

8、理,改善营养条件。(2)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3)接种卡介苗治疗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对氨水杨酸为第一线药物,强调联合用药、足疗程,防止耐药性、减少毒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