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心肺复苏

2010年新心肺复苏

ID:5927808

大小:8.1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7-12-17

2010年新心肺复苏_第1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_第2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_第3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_第4页
2010年新心肺复苏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新心肺复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表现心脏骤停的典型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可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动诊断要点心脏骤停“三联征”: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现场心肺复苏程序进入急救现场时,应该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方可救护别人。对于特定的现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判断现场安全判断意识和呼吸拍击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同时判断患者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时间不超过5-10秒。高声求助目的:是急救人员带来AED获得更多的人员帮助。复苏体位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检查大动脉搏动成人应触及颈动脉检查大动

2、脉搏动注意点1)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2)未触及搏动表明心搏已停止,避免感觉错误。3)检查时间<10s。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央、胸骨下半部按压手法①左手掌根紧贴右手食指上方。②将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背上,呈“一字型”重叠。③两手手指交叉并使手指脱离胸壁。按压者身体姿势①抢救者双臂绷直。②双肩中点在按压点的正上方。③垂直向下用力按压。④按压时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心脏按压的频率与深度心脏按压的频率:至少100次/分。心脏按压的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对于大多数婴儿,这相当于大约4厘米;对于大多数儿童,这相当于大约

3、5厘米按压的用力方式应平稳、有规律地按压,不能间断。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下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开放气道舌肌和会厌后坠阻塞气道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headtilt-chinlift)双手托颌法(jawthrust)气道完全开放的标准: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90°)清除气道异物开通气道注意点:清除异物应干净开放过程应避免人为的气道狭窄胸部不能受压如无法开通应争取其他器械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式:若无呼吸,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两次,每次2秒

4、钟。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深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周围,缓慢将气体吹入(吹入时间1秒钟)。吹气量600-700毫升,吹气频率为8-10次/分钟。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不论是单人操作或是双人操作,成人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之比均为30:2。《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30:2)并未更改。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1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且不

5、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每6至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8至10次呼吸)应避免过度通气。电除颤急救人员(EMS)到现场急救时应先作5个周期CPR(2分钟),再给予电击。因VF时间超过5分钟,电击除颤成功率不高。先作CPR能为心脑提供至关重要的血流,能提高电除颤成功率。由目击者(公众)实施心肺复苏时,如公共场所有AED设施,则应尽快电击除颤。延误除颤1分钟,死亡率上升7-10%除颤电击片部位胸部右上方(锁骨正下方)左乳头侧,电击片的上缘位于腋下几英寸电除颤VF/VT应立即电除颤,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单相波除颤电击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除颤电击能量选择150

6、~200J电除颤电击除颤未能使心脏重新搏动,电击使心脏顿抑(stuns),终止VF及其他电活动。电击除颤后最初几分钟,表现无收缩或心动过缓,心泵无效。因此,电击后需要作CPR,直至出现有效血灌注。Team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求援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临床有效指征面色1大动脉搏动2瞳孔3神志4心肺复苏有效的监测复苏有效的监测:临床指标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呼气末CO2分压(ETCO2)心肺复苏时的并发症肋骨骨折:原因:多由于操作不当所致,处理:CPR时多根肋骨骨折时,考虑开胸心肺复苏。胸骨骨折:原

7、因:CPR时用力过猛或骨质疏松所致,处理:与肋骨骨折相同。心肺复苏时的并发症心脏填塞:原因:CPR时钝力所致心肌挫伤、心脏破裂、冠状动脉损伤导致心包腔积血、积液。处理:立即心包穿刺抽液减压。胸腹腔内脏损伤:原因:多为不正确的手法或用力过猛所致肺脏损伤、肝脾破裂。处理:应立即相应处理,有条件在心肺复苏同时作紧急剖胸、剖腹手术。终止心肺复苏时机心肺复苏成功脑死亡CPR—BLS及ALS30min以上,心肌活动仍毫无反应者。常温下30min以上,未给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