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

ID:59258334

大小:16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8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_第1页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_第2页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_第3页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_第4页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安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干线公路网一般干线公路8619网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文东至团结段)5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德安隧道(K100+215~K100+675)工程地质勘察说明1前言1.1工程概况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文东至团结段)项目区位于普洱市景东县、镇沅县和宁洱县境内,项目南接国道213线,北通国道214线,是贯穿云南省西南地区,沟通南北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也是连接大理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及通向南亚各国最便捷的公路通道,其地位十分重要。拟建德安隧道,设计为整体式隧道,起点桩号K100+215,止点桩号K100+675,

2、隧道长460m;属于短隧道,隧道最大埋深79.5931m,隧道所在地段高程为1290.17~1373.3m之间,地形陡峭,地形坡度变化很大,相对高差最大83.13m。1.2勘察目的、方法设备本次勘察按照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的相关要求和本院技术主管部门下发的技术要求及批准的勘察大纲执行。本次勘察目的:详细查明隧道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并做出评价。查明隧道的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

3、条件,对隧道进行围岩分级并做出评价,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根据隧道区工程特征、地形地貌及施工条件,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原位测试(钻孔波速等)、物探、简易水文试验、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1)工程地质测绘1:2000隧道轴线工程地质测绘:以实地测绘和调查访问为主,圈定和划分不同地层及岩土体界线;分析地层、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产状,测绘中特别注意了节理裂隙的统计调查及与隧道的关系。2)钻探:选用机动灵活、场地适应性强的XY—150型钻机。硬质合金钻头,回转钻进,全断面取芯。采用钢管跟管护壁,确保钻探、

4、取样、原位测试工作的质量。3)原位测试动力触探:用于碎石类土及全-强风化岩石。利用所获取指标评价地基土力学性能及碎石类土的密实度。4)室内试验:获取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场地土、地下水的腐蚀性分析成果,为场区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提供重要依据。5)物探本次勘察物探工作主要采用高密度电法,采用专业电法反演软件系统处理,将现场采集的数据输入到电脑,根据现场记录的班报按里程桩号依次连接,并转换成本软件处理格式。其处理流程如下:数据连接→格式转换→地形数据编辑→剔除畸变点→设置反演参数→二维反演生成INV文件→选定色标生成BM

5、P图片→加图框、标示里程生成CAD图→结合地质资料及地形条件进行地质解释。1.3起讫时间、完成工作量地质勘察项目组于2016年5月20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2016年6月4日外业结束外业勘探工作,历时15天。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表1工作量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详勘完成工作量备注1钻探进尺m116.4/3孔补勘2断面测量m5003地质调绘km20.241:20004高密度电法m5505岩样试验组/件51.4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资料1.4.1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2)《公路

6、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7)《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2参照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抗震设计

7、规范》(GB50011-2010)3)《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0017-91)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1.4.3本报告参考引用资料1.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年8月编制的《安定至普洱(团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本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文物保护意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3.《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0万)》(景东幅),云南省地质局,1977年;4.《中华人

8、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20万)》(景东幅),云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八分队,198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0万)》(新平幅),云南省地质局,1970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20万)》(新平幅),云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76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