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

ID:59244472

大小:158.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9-26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_第1页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_第2页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_第3页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_第4页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DiureticsandSyntheticHypoglycemicDrugs§1.口服降血糖药HypoglycemicDrugs糖尿病(Diabertes)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减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分类原发性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90%糖尿病病人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因与发病机制(P348

2、)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释放延迟胰岛素外周组织作用损害肝糖产生增加口服降血糖药作用机制改变营养物质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和速度抑制肝糖产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非胰岛素介导的糖代谢口服降血糖药按作用机制分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药物:双胍类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苯丙氨酸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一、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化学名:4-甲基-N-[(丁氨基)羰基]苯磺酰胺N-[(Butylamino

3、)carbony]-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结构特征甲苯丁基磺酰基脲合成:发展1942年磺胺抗菌药治疗伤寒时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1955年降糖药使用有骨髓抑制和肝毒性而停用氨磺丁脲磺胺异丁基噻二唑氯磺丙脲由于氯原子不易代谢,一次/日甲苯磺丁脲副作用小而较安全的第一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甲基易氧化,短效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70年代格列齐特:(Gliclazide)对位有脂环或含氮脂环吸收快,作用强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小的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第二代口服磺酰脲类降

4、糖药第一个代表药,于1969年在欧洲首次上市又名:优降糖作用特点同剂量与甲苯磺丁脲降糖作用相比为其200倍吸收快,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毒性小属强效降糖药,用于中、重Ⅱ型糖尿病其代谢产物仍有活性,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慎用排泄慢导致低血糖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80年代德国研制生产,用量更小,更安全特别适用于其他磺酰脲失效的病人甲苯磺丁脲理化性质1、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未;无臭,无味易溶于丙酮或氯仿,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2、酸性含磺酰脲具有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3、稳定性含脲不稳

5、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鉴定)+甲苯磺酰胺沉淀用水重结晶后,测定熔点产生正丁胺的臭味4.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体内代谢口服迅速由胃肠道吸收30分钟即可在血中检出,2~3小时达血浆浓度峰值,持效6~12小时,属短效磺酰脲类降糖药在体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肝脏降解氧化为羧基或羟基衍生物而失活,由肾脏排出作用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消除还能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增加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运转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糖产生临床用途降糖作用较弱但

6、安全有效用于治疗轻中度Ⅱ型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注射剂用于诊断胰岛素瘤二、双胍类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Hydrochloride)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结构特点:双胍母核连接二个甲基侧链而构成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强碱性发展1918年发现胍可降低动物体内血糖水平,毒性较大不能作为药用20年代,两个胍衍生物SynthalinA和SynthalinB,毒性稍弱曾被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无优于胰岛素,长期会引起肝肾损害,30年代初期停用n=10SynthalinAn=12SynthalinB50年代发现苯乙

7、双胍的降糖作用,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得以发展陆续上市Metformin和丁福明(Buformin)Phenformin可引起乳酸增高,发生如酸性酸中毒,较少使用目前此类中广泛使用的是毒性较轻的Metformin所有胍类化学结构均由一个双胍母核连接不同侧链构成作用机制增加葡萄糖无氧酵解和利用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和代谢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同时能抑制肝糖的产生和输出有利于控制空腹血糖。并能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和结合后作用临床用途抗高血糖药还有降低血脂、血压、控制体重的作用肥胖伴胰

8、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人的首选药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糖须经消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由小肠吸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刷状缘上各种α-葡萄糖苷酶减慢淀粉类分解为麦芽糖并进而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以及蔗糖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缓了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但并不增加胰岛素分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