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doc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doc

ID:59230454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9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doc_第1页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1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⑴病理诊断报告应尽可能包括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所有内容,如肿瘤大小(大体或镜下必须有一个肿瘤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值)、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并存的导管原位癌及所占百分比、有无脉管侵犯、切缘和淋巴结情况等。还应包括ER、PR、HER-2以及Ki-67等免疫组化检测的情况。  ⑵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应准确判断并规范报告,如黏液癌、小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等。  ⑶导管原位癌的病理诊断报告应报告核级别(低、中或高级别)和有无坏死(粉刺或点状坏死)、微小钙化部位(仅

2、导管原位癌内,仅正常/良性组织内或两者均有)以及手术切缘情况。应注意报告取了多少个组织块,是否发现微浸润等。  ⑷保乳标本的取材和报告请参照保留乳房治疗临床指南部分。  ⑸若报告癌旁良性病变,应注意按发生乳腺癌风险的不同,明确报告病变名称或类型。  2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2.1 一般项目  ⑴病理号(检索号)。  ⑵患者姓名、出生年月(年龄)、性别、床位号、住院号。  ⑶手术日期、病理取材日期。  2.2 手术标本情况  ⑴左、右侧。  ⑵手术或标本名称(例如:改良根治术、乳腺局部广切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标本),对新辅助化

3、疗后的患者,为确保病理取材准确,建议在新辅助化疗前,先对患者病灶部位的皮肤做纹身标记。  ⑶标本肉眼所见(一定要描述肿瘤大小或范围)。  3 病理形态学诊断内容  3.1 原发灶  3.1.1 组织学类型  包括肿瘤主体的组织学类型和瘤周乳腺组织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建议采用2003版WHO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3.1.2 组织学分级  根据是否有腺管形成、细胞核的形态及核分裂像3项指标进行分级,建议采用改良的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3.1.3 肿瘤大小  若镜下可测量肿瘤最大径时,单位使用毫米(mm)(如

4、肿瘤可以用一个石蜡块全部包埋,镜下测量是最佳选择;如果肿瘤需要多个石蜡块才能包埋,标本的大体测量更为准确)。具体可参照第7版AJCC乳腺癌分期(2010)。  3.1.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包括乳头、乳晕、皮肤、四周和基底切缘、脉管。  3.2 淋巴结状态  3.2.1 区域淋巴结  应报告腋窝各群淋巴结及内乳淋巴结检出总数和转移数。  3.2.2 前哨淋巴结活检  应报告淋巴结内病灶大小,严格测量肿瘤大小,确定是否有孤立肿瘤细胞(ITC)、微转移、宏转移,需注意仅含有ITC的淋巴结不计入阳性淋巴结数目中,而应计为pN0(i+

5、)。  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4.1 常规检测乳腺癌原发灶的激素受体  ER、PR检测结果建议参考ASCO/CAP指南(2010),建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稳定的单位可报告强度和阳性百分比。因目前免疫组化强度和百分率计数差异性和主观性较大,建议也可只报阳性细胞百分比,且阳性百分比可取整到每10%为1个等级,<10%的可尽量细化。  4.2 常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原发灶HER-2状态  检测结果使用0、+、++及+++。免疫组化HER-2(++)时应行HER-2/neu基因的ISH检测。结果判读及报告形式参考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3版)。  

6、推荐常规检测Ki-67,参照ER、PR报告结果,可不报强度。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