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

ID:59187911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30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_第1页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_第2页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_第3页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_第4页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论语--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子罕第八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没有直接解释这句话,是因为历来对这段话的解释争议较多。《传习录》295条记录了阳明先生对此章的解释:“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的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阳明子认为这是孔子

2、在教化人的时候,心中做到没有先入为主,没有成见,而是帮助提问者去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问题,从而激发出提问者内心本来就存在的良知和自信,进而自己解决问题。《论语集注》中,朱子对本章的解读是:“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程子曰:“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大体意思是说,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言,孔子谦虚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哪怕来问问题的人是大笨蛋,也会做到知

3、无不言言无不尽。圣人教育人啊就是这样子的放低身段,不然圣人的形象太过高远,大家都害怕而不亲近,就没办法去教育人了。”两种解释大相径庭,古往今来莫衷一是。到了近代,对这篇的解释更多,一解是孔子说他对鄙夫所问的事一无所知;二解是说鄙夫对自己问的事情一无所知;三解是指鄙夫极其虚心,毫无成见,唯望孔子不吝赐教。还有很多解释比较奇怪,不够通顺,这里不一一列举。看了这么些个解释,我也很头疼,不过既然讲论语,总要给出个自己的意见。就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看来,孔子这句话里的“无知”并非是完全的自谦之说,也未必是为了和鄙

4、夫套近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觉得,孔子虽然不是个自大的人,但是也不像是个一味谦虚的人。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还说过:‘吾不试,故艺’。”也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话中是可以隐隐体会出孔子的情绪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给的东西有什么值得人骄傲的?只有依靠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有意义。这一点古龙应该深有同感,他的小说里,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而非仅仅倚仗天赋奇才。他们天赋或许不够却比别人勤奋,比别人坚强。如傅红雪:每天至少要花四个时

5、辰练刀,从四五岁的时候开始,每天就至少要拔刀一万两千次。我们理解起来就有一点点像大家说起白手起家的富豪时总是心怀敬佩,但是面对富二代就颇有些不以为然。故而在孔子听闻弟子对他评价为天才时,马上强调自己是勤奋努力后才取得了些许成绩;在听到别人说他多才多艺时,立刻强调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孔子不以天赋为傲,而以好学为傲。他一再强调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说起好学,他就一点都不谦虚的说道,“好学,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我。”不难看出,他心里也是颇感骄傲的。

6、所以我感觉,孔圣人其实是个实在人,不怎么耍花腔。而且,孔子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看来看去,我都觉得,孔子这样性子的人,实在没什么必要在此故作姿态,谦虚一番。所以,阳明先生理解的主动放空,不带偏见是一种解释。另外,我觉得也很有可能是孔子自己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空空如也。世上的事物无穷,知识也无穷。相对于这无穷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所知都是极为渺小的。塞西尔说:“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无知。”笛卡尔说:“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说:“我知

7、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学习,大体就是一个由自己感觉到无知向自己感觉到有所知,最后再达到自感无知的过程。没有经过学习开化的人,心智蒙昧,如身处混沌者,不分左右,万事万物在眼前皆不见,除了本能的理智之外,人们的心灵空空如也;初学者,如井中观天之蛙,得见小小洞天之景,但自身置于方寸之境,却最容易生出无所不知的错觉来,闹出斑鸠笑鹏的笑话;学习若再向深入,层次升高,到了登高远望的地步,便会开始体会到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寂感,既体会到一览众山小,亦体会到高处不胜寒;而真学

8、习到了至高的境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翱翔于真理的浩淼苍穹,此时再反观自己,何其渺小,何其苍白,自身所学在这苍茫中无异于空空如也。所以按孔老先生的境界,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他说自己无知都不奇怪,若是他自言无所不知,反倒是叫人奇怪了。但是,不论孔子知道或是不知道,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在此,孔子其实也不是很在意,因为他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通过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来思考问题,一直追问,直到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并求得解决问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