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8076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和稻草做朋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和稻草做朋友(大班)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稻草进行一些小制作活动。2、知道稻草人能帮助农民伯伯看管谷子和麦子,喜欢亲近大自然。3、体验用稻草制作的快乐。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大量稻草活动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用稻草进行一些小制作活动。2、难点:进行小制作中扎稻草人。▲我在为扎好的稻草人装饰!活动过程1、启发幼儿说说可以利用稻草进行哪些制作活动?——说说稻草人有什么用?为什么能帮助农民看管谷子或麦子?2、带孩子来到稻田里学习扎稻草人。——出示稻草人,让幼儿探索怎样扎,说说扎稻草人的步骤。——幼儿分成若干
2、个小组,合作扎稻草人。——家长指导孩子扎稻草人。重点指导打结的步骤,要求扎的紧。3为稻草人找“家”。——把稻草人送到它的“家”里:稻田、麦地、晒谷场等地方。活动建议:——欣赏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片段。本土化制作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2005.11.观察地点教室、走廊观察对象王家辉、沈俊涛、杜一烨记录者梁敏观察内容:和稻草做朋友—稻草人制作观察片段:又是一年的金秋,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色,好美!农民们正忙着收割稻谷,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操作材料—稻草!农村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很多的稻草,孩子
3、认识了稻草,了解了稻草的来源,那稻草能做些什么呢?孩子们议论纷纷:“稻草可能烧饭““稻草可以做扫把”“稻草可以做草鞋”“稻草可以做稻草人”······王家辉说:“稻草人怎么做啊?”杜一烨说:“稻草我们家很多呢,在田里我经常看到稻草人,我奶奶说稻草人可以帮助庄稼赶走想吃稻谷的小鸟,它们还以为是人,就不敢来吃了。”于是大家都对扎稻草人感兴趣了,孩子们都自己探索扎稻草人的方法,王家辉想出一种办法,大家就按着他的方法来扎稻草人,先取一些稻草做稻草人的身体,再取稻草做稻草人的手,用皮筋扎出稻草人的身体、脚。有些小
4、朋友一个人完成扎稻草人有点困难,还和其他的小朋友互相合作完成了稻草人,就连沈俊涛平时不爱动手操作的孩子都积极的投入到扎稻草人的活动中。效果及反思:在农村稻草随处可见,到了稻谷丰收的季节,农民忙着收割,也给我们孩子一个生活的课堂去学习。稻谷收割以后的稻草正是我们孩子操作的材料,孩子们认识了稻草,了解了稻草的作用,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孩子把家里的稻草拿来,但不知道稻草可以做什么,在慢慢的了解稻草的过程中,孩子讨论出很多玩稻草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想到用稻草来捉迷藏、用稻草·《稻草糖制作》(中班)活动目标:1、认
5、识稻草知道稻草的来源,通过剪、扎等方法制作稻草糖,并进行装饰。2、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知识准备:认识过稻草技能准备:会用系绳结物质准备:稻草、皮筋、绳子、剪刀等活动过程:1、出示稻草,了解稻草的来源。2、制作稻草糖——稻草有什么用?——稻草可以用来制作什么?——出示稻草糖——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老师示范做稻草糖4、幼儿操作——第一组:稻草制作稻草糖——第二组“半成品的稻草糖,让孩子进行装饰5、作品展示,幼儿互相欣赏讲评。本土化制作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2006.11.观察地点走廊观察对
6、象郑舒仪、卢月、倪佳欣记录者梁敏观察内容:稻草糖制作观察片段:上次用稻草做了稻草人,这次孩子们又想出很的东西,比如稻草人,孩子是在吃糖果的时候说可以用稻草来做糖果。那怎么做呢?孩子们想出了很的办法,还分散的去探索。最后孩子自己想出一种做糖果的方法。卢月说:“我把稻草的两头都捆着就成了一颗稻草糖了。孩子们按照她的方法做了几个稻草糖,但是看起来不怎么美观,不象颗糖,象根棍子。那怎么办呢?孩子们就讨论着怎样让稻草糖更象。倪佳欣说“糖纸包着糖是胖胖的,我们用稻草做的糖是瘦瘦的。要不我们在稻草的中间放上一点东西让
7、稻草变的胖胖的吧。”于是孩子们把剪下来没用的稻草揉成一团放进稻草里做稻草的糖,这样再把稻草的两头扎起来就变成一颗胖胖的糖了。孩子都说“和真的糖一样了,就是比真的糖大了一点。比真的糖要难看,我们想办法把它变的漂亮点吧”那怎么样才能让稻草糖变的很漂亮呢?有的说“我用漂亮的卡纸打扮稻草糖”“我用辫好的辫子给稻草糖装饰·····”孩子们马上动手制作,分工合作,有的孩子做稻草糖,有的孩子给稻草糖装饰,变成一颗美丽的稻草糖,还将做好的稻草糖穿连起来,变成一串美丽的稻草糖。我们将做好的稻草糖悬挂在走廊上,每当孩子走过
8、时都自豪的说,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稻草糖,漂亮吧!效果及反思:1、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用稻草制作已经很多次了,孩子们也制作了很多的东西,这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来用稻草来做稻草糖。那稻草糖怎么做呢?孩子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操作探索活动,在操作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孩子能自己讨论解决的方法。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教师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和讨论,给予孩子启发。2、促进了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同伴之间的学习。我们的教学不再是一刀切,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