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43651
大小:14.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目的基因的亚克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的基因的亚克隆所谓亚克隆就是对已经获得的目的DNA片段进行重新克隆,其目的在于对目的DNA进行进一步分析,或者进行重组改造等。 亚克隆的基本过程包括:(1)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2)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3)连接产物的转化;(4)重组子筛选。 一、试剂准备1.LB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细菌培养用)10g,酵母提取物(细菌培养用)5g,NaCl10g,加ddH2O至1000ml,完全溶解,分装小瓶,15lbf/in2高压灭菌20min。2.1.5%琼脂LB固体培养基:称取1.5g琼脂粉放入300ml锥形瓶,加100mlLB,15lbf/in2
2、高压灭菌20min,稍冷却,制备平皿。3.IPTG、X-Gal4.0.1MMgCl2 :15lbf/in2高压灭菌20min,0℃冰浴备用。5.0.1MCaCl2(以20%甘油水溶液配制):15lbf/in2高压灭菌20min,0℃冰浴备用。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4DNA连接酶。二、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制备 选择适宜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已知目的DNA和载体,获得线性DNA,用于重组。根据目的DNA和载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者两种适当的限制酶切割,分别产生对称性粘性末端(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消化而产生带有互补突出端)、不对称粘性末端(用两种不同的限
3、制性内切酶进行消化而产生带有非互补突出端)、平端。在亚克隆时,首选不对称相容末端连接,次选对称性粘性相容性末端连接,由于平末端连接效率较低,通常很少采用。但有时目的片段的末端与载体不匹配,一般先将不匹配末端补平,然后再以平末端连接。(实验操作同前述) 三、利用T4DNA连接酶进行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体外连接(一)连接要求和结果 外源DNA片段末端性质连接要求 连接结果不对称粘性末端两种限制酶消化后,需纯化载体以提高连接效率载体与外源DNA连接处的限制酶切位点常可保留;非重组克隆的背景较低;外源DNA可以定向插入到载体中。对称性粘性末端线形载体D
4、NA常需磷酸酶脱磷处理载体与外源DNA连接处的限制酶切位点常可保留;重组质粒会带有外源DNA的串联拷贝;外源DNA会以两个方向插入到载体中。平端要求高浓度的DNA和连接酶载体与外源DNA连接处的限制酶切位点消失;重组质粒会带有外源DNA的串联拷贝;非重组克隆的背景较高。带有相同末端(平端或粘端)的外源DNA片段必须克隆到具有匹配末端的线性质粒载体中,但是在连接反应时,外源DNA和质粒都可能发生环化,也有可能形成串联寡聚物。因此,必须仔细调整连接反应中两个DNA的浓度,以便使“正确”连接产物的数量达到最佳水平,此外还常常使用碱性磷酸酶去除5’磷酸基团以抑制载体DNA
5、的自身环化。利用T4DNA连接酶进行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的体外连接反应,也就是在双链DNA5’磷酸和相邻的3’羟基之间形成新的共价键。如载体的两条链都带有5’磷酸(未脱磷),可形成4个新的磷酸二酯键;如载体DNA已脱磷,则只能形成2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此时产生的重组DNA带有两个单链缺口,在导入感受态细胞后可被修复。(二)T4DNA连接酶对目的DNA片段和载体连接的一般方案1.连接反应一般在灭菌的0.5ml离心管中进行。2.10μl体积反应体系中:取载体50-100ng,加入一定比例的外源DNA分子(一般线性载体DNA分子与外源DNA分子摩尔数为1∶1-1∶5),补
6、足ddH2O至8μl。3.轻轻混匀,稍加离心,56℃水浴5min后,迅速转入冰浴。4.加入含ATP的10×Buffer1μl,T4DNA连接酶合适单位,用ddH2O补至10μl,稍加离心,在适当温度(一般14-16℃水浴)连接8-14hr。四、连接产物的转化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⑴ 保存于-70℃的DH5α(或其他菌种)用接种环划菌于1.5%琼脂平板上,37℃恒温倒置培养至单菌落出现(约14-16hr)。⑵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0mlLB液体培养基中,37℃恒温,250g振荡培养过夜(约12hr)。⑶ 取0.5ml过夜培养液,接种于100mlLB液体培养基中,37
7、℃振荡培养2-2.5hr,至OD600为0.4-0.5时,放置于4℃冰箱冷却1-2hr。(注:以下操作均应在冰浴中进行。)⑷ 将培养液分入两个50ml离心管中,4℃离心,4000g×10min,弃去上清,用冰浴的0.1MMgCl225ml悬浮30min。⑸ 4℃离心,4000g×10min,弃去上清,加入冰浴的0.1MCaCl2-甘油溶液1ml悬浮。⑹ 以100μl/管分装入1.5ml离心管中,-70℃冻存备用。 注:此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可使每微克超螺旋质粒DNA产生5×106-2×107个菌落,这样的转化效率足以满足所有在质粒中进行的常规克隆的需要,制备的感
8、受态细胞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