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18674
大小:101.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3
《雨霖铃教学设计林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霖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雨霖铃》是中等职教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宋词五首》中的一篇。此单元选了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五位词人的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宋词的各个流派及各流派的基本特征,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所选的五位作家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作,充分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此文是柳永的代表作,描写作者与情人难舍难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及设想别后清冷孤寂的情景。他用白描、铺叙的手法,离别前写气氛,离别后写情态、心理,把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多用景物衬托,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产生了极佳的艺术
2、效果。此文集中体现了婉约派词的风格。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学过一定量的诗词,但由于基础薄弱,过分依赖老师。虽能从朗读中大致体会本文的情感,但不能自主鉴赏诗词。因此,我把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把品味鉴赏名句,体会词中融情入景的艺术特色作为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对诗词朗诵重视不够,所以,指导诗词朗诵的方法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让学生明确诵读是鉴赏诗词的基础,。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霭、帐、噎等字的读音。2、了解“雨霖铃”的词牌知识。3、品读语句,体会
3、作者与爱人的离别愁绪。能力目标:1、掌握名句鉴赏的方法。2、理解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酒”、“晓风残月”、“杨柳”三种意象中包含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词中融情入景的艺术特色。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件出示离别古诗导入本课。设计说明:通过展示同一主题的诗歌,不仅为本课提供了比较的素材,并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二、作者简介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代表作《雨霖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狂放不羁
4、,经常跟歌伎、乐工一道生活,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宋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酌低唱,岂可令仕宦!”还说:“何用浮名?且去填词!”遂落第。柳永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转而成为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作品以白描见长,吸收口语入词,通俗易懂。当时传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其作品在社会上的普及和流行。设计说明:了解作者有利于学生把握情感。三、词牌简介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本身哀婉、悲伤、凄清。设计说明:通过词牌的介绍,让学生把握这首词的基调,为后面的朗诵打基础
5、。三、整体感知课文。1、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设计说明:可让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使课堂学习更具有目标性。2、请个别学生读。设计说明:让学生展示的同时,发现读音、节奏、情感把握上的问题,为后面的指导朗读和正音做铺垫。3、指导诵读,纠正字音。设计说明:朗读是鉴赏的基础,解决朗诵的问题,为鉴赏做好准备。4、齐读《雨霖铃》设计说明:让全体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5、全词按时间划分,可分成几个部分?明确:三部分: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设计说明:整体把握本词,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四、赏析课文1、赏析离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6、雨初歇。”1)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写景)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2)地点?(长亭)。时间?(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明确: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设计说明:起首三句,从字面看是写景并交代了季节、地点、时间。通过简单的问题入手,从秋天、寒蝉、呆几个点入手逐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并非单纯写景而是为后文蓄势,渲染离别的凄凉气氛。2、赏析离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1)这
7、句写什么?(写情)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明确: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1)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明确:这句写情态。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设计说明:这是离别时的情景,是全文叙事的部分。从动作、心绪和舟人的催促声中,联想双手紧握、纵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的离别画面感受作者的悲痛之情。3、赏析离别后。“
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1)这句写什么?明确:(写景)“念”字一直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