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

ID:59108788

大小:90.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3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_第1页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_第2页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_第3页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_第4页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的企业精神受到了中国唐宋明清以来禅文化的深巨影响,再加上西方的科学思维和管理,才有了日本今天的成就。中国禅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内在的充实和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能否起用、起用的大小如何,就在于内在是否充实、充实的大小如何。禅文化在某一时代,某一阶段,更注重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行愿。这种行愿最终要落实到我们的民族国家、社会上面,不单是个人上面。众生成就,你我才成就,国家社会成就,你我才成就,老百姓成就,企业才算成就。日本人活学活用了中国的禅文化,把禅文化的精神充分的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其中最典型的是铃木正三,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日本战国时

2、期末年,日本的社会正由混乱走向建立秩序的过渡时期。铃木本人做过武士、官僚,最后出家,他在当时提出如何缔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从他的基本世界观来看,首先是“心知佛”,这里所谓心知佛的“佛”字,铃木正是引用了中国禅文化对于“佛”的重新定义,在禅文化中的“佛”,早已不是印度佛教形式的“佛”,而是融入到中国文化精义中,与《易经·乾文言》及《大学》中的“大人”同义。“佛”只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人。学佛就是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人之学问。做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人,正是中国禅文化的标旨也是最终理想。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之中,在在处处都显示出了这种精神和要求,铃木正

3、三的“心知佛”,正是在这种意义之下提出和倡导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人之觉”,而在大人之觉的启导之下充实内在,在这种诚敬的心态和行为当中而去生活,这就是成佛之道,也就是铃木所说“心知佛”的根本意义。比如说,农民要学“佛”,而且要有佛行,对于农民而言,可以说完全没有这种时间,那么要怎么办才能使农民学佛又有佛行呢?铃木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口号:农业就是行愿,就是学佛。如果像一般人只有利用闲暇时才去修行的话,这是完全错误的。农民应视农业本身为修行,不论严寒与酷暑,均要行其艰苦之业。也就是说,不管三九也好,三伏也好,都应该以农业为本生才是修行,才是学佛之道。因此,铃木提出

4、能在严寒酷暑中做艰苦之业时诸多烦恼之心就已经转化成为大人之觉。这就是农人以锄镰尽心勤勉播种、耕作、收割的学佛和佛行之道。铃木的农民学佛之道,正是受到唐代百丈禅师农禅并重的启发和影响。百丈禅师在当时所倡导的农禅并重的丛林制度,对当代和后世的农业经济社会起到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尤其对日本的经济社会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铃木和后来的日本企业家都提倡一个响亮的口号:工作坊就是道场。唐代丛林制度的影响,使得日本上至幕府,下至百姓,都能在现世经济社会和生活中得以修行学佛,因而大大的加强了经济生活的力度,使得全国上下都受到了禅佛的影响,推广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从当时流行的一句话:

5、将军临济(禅),曹洞(禅)百姓,就可知其余。因此,日本把禅佛之道从天子以至庶人运用到日用平常生活之中。小至个人卧室家园,大至工厂公司,庙堂社会,全以工作坊就是道场的精神来认同来执行来推广,尽其业,乐其群,修其行,行其道。中国从满清末年,梁启超、鲁迅等仁人志士就开始向日本学习这种积极正信向上振奋人心的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来自中国唐宋时期禅文化的遗绪,正如铃木所说,从实事结合生活,就是佛行,农人又何必再求其他的佛行呢?这种实事求是的社会修行,远比那些穷经皓首,徒老修行的僧侣更可贵。社会大众能不能做得到,实在于其心而非在于其业,因此要人人“心知佛”,每一个人都能心中有佛,

6、有大人之觉,社会企业何愁而不能成功,国家民族何愁而不能昌荣。如此做下来的结果,不仅人人终成正果,还净化了社会,进而对社会人类做出了贡献。农人安于农业,工人安于工业,商人安于商业,士人安于学问,干部领导安于本职工作,这就是以心知佛,也就是以德报国,铃木的倡导,不只是近代日本各大企业还要深入学习,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也是更要努力学习的。仅以农民为例,如果不回归到属于他们的大地上,不回归到他们以为根本的大地上,农民不甘于其业,不敬于其业之时,我们国家民族的根根,万民赖以生活的生计就会产生危机,就会发生危险。你虽然有什么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化,还是等于零。因为农业的根本还在于

7、农民,正如第一生产力不是科学,而是以科学思想为本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大人之觉的人。铃木强调,农人乃生来就有养育天寿世界之重任,故全心全意以己之生而视天之道,所奉皆为天道,使农业而生五谷,继天地而祭神明,不仅救万民之生,也救虫类之命,此为农人之大愿,于播种之时称念佛名,于收谷之日,弃绝他想,果如是使农,则田地亦为净土,五谷亦为洁品,所食之人因此而得清福去烦恼。这就是日本企业精神的主要实质,小至一粒米,一粒稻,都施之以正念,都待之以正业,五谷当然会成为洁品,神圣都来不及,那里还会有什么伪劣产品。这种精神也就是商业道德,在日本企业中处处体现,处处闪亮,一个小糖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