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

ID:59017996

大小:4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15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_第1页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_第2页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_第3页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_第4页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险感知研究中心理测量范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险感知研究中的心理测量范式伍麟张璇2012-9-1914:20:37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内容提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风险因素空前增加,风险类型不断变化,风险危害程度激增。人们生存意识空前自我反省,在不断博弈、挣扎和冲突过程中修正发展的路线和方向。心理测量范式是风险感知的心理学探索中最有影响的方法论技术和研究取向。它倡导通过表达性偏好的风险研究方法,描述风险的主观属性,解释风险感知的各类差异。在几十年发展中,心理测量范式进行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技术拓展以及相关研究主题内容的深化。心理测量范式的理

2、论空间仍有待加强,应该在更加全面理解风险感知性质的基础之上,充分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  【关键词】风险风险感知心理测量范式  风险是现代社会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大到人类命运,小至个人事务,风险无时无刻地不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学术界、社会各方对风险问题高度关注,“风险”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玛丽·道格拉斯认为风险是现代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集合。(Douglas,1985)詹姆斯·梭特则提出风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管理的基本方面。(Short,1987)风险研究的迅速发展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又满足了时代的要求。“随着保罗·斯洛维克(

3、PaulSlovic)和他同事们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开拓性研究,近几十年来,关于风险感知的研究快速增长。”(GillianHawkes&GeneRowe,2008)风险感知(risk风险感知研究中的心理测量范式伍麟张璇2012-9-1914:20:37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内容提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风险因素空前增加,风险类型不断变化,风险危害程度激增。人们生存意识空前自我反省,在不断博弈、挣扎和冲突过程中修正发展的路线和方向。心理测量范式是风险感知的心理学探索中最有影响的方法论技术和研究

4、取向。它倡导通过表达性偏好的风险研究方法,描述风险的主观属性,解释风险感知的各类差异。在几十年发展中,心理测量范式进行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技术拓展以及相关研究主题内容的深化。心理测量范式的理论空间仍有待加强,应该在更加全面理解风险感知性质的基础之上,充分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  【关键词】风险风险感知心理测量范式  风险是现代社会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大到人类命运,小至个人事务,风险无时无刻地不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学术界、社会各方对风险问题高度关注,“风险”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玛丽·道格拉斯认为风险是现代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集合。(D

5、ouglas,1985)詹姆斯·梭特则提出风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管理的基本方面。(Short,1987)风险研究的迅速发展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又满足了时代的要求。“随着保罗·斯洛维克(PaulSlovic)和他同事们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开拓性研究,近几十年来,关于风险感知的研究快速增长。”(GillianHawkes&GeneRowe,2008)风险感知(riskperception)是风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同时又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从宏观的政府决策到微观的个体行为都与风险感知息息相关。英国皇家学会1992年提出风险感

6、知的经典定义,把风险感知定义为涉及“人们对危险和收益的信念、态度、判断和情绪,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和社会倾向。”(Pidgeonetal.,1992)  心理学并不是最早进行风险领域研究的学科,它延续和改造了自然科学风险分析研究的传统和路线。美国Oregon大学“决策研究小组”的斯洛维克、费施霍夫(Fischhoff)和里奇特斯坦(Liehtenstein)等人于1978年在风险心理学研究中引入和发展了心理测量范式(psychometricparadigm),提出了感知的风险和现实的风险两种概念,引发了对“可接受的风险”及风险感知

7、、沟通和管理的研究潮流。风险感知的心理测量范式目标指向个体,依托理性行为理论,表现出人是自我利益计算者的功利主义哲学观念。  心理测量范式的风险感知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风险可接受性”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风险的主观属性,即风险的特征维度。人们的风险感知会受到风险特征的影响,可以根据这些风险特征总结出各种危险的“人格画像(personalityprofile)”。第二阶段,研究从关注风险的特征转向更加关注感知风险并对风险作出反应的群体特征。从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探究风险感知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风险感知与群体因素相互关系模

8、式的复杂性。研究发现在性别、种族、国别和社会阶层等方面风险感知存在很大差异。(Bymes,MillerandSchafer,1999;Flynn,SlovicandMertz,1994)第三阶段,也就是最近的发展表现为综合各种方式,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