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90163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6
《五年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科学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城厢学校黄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²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²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过程和方法:²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²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²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²懂得确定一种物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认识到马铃薯在达到一定浓度的盐水中会上浮。【教学难点】确定一种物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准备】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一个木夹子、酒精灯、火柴、不锈钢勺子2个、滴管。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
2、薯、100克食盐和<><糖>糖糖、2个烧杯、小勺、一双筷子、实验记录表2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猜测。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物体的沉浮,老师先给大家演个魔术。先把马铃薯放入清水——1号杯中,同学们猜一猜,——沉。取出擦干吹口气说“变”,再放入2号杯中——浮。(出示一个小马铃薯)孩子们会说是土豆,告诉学生土豆的科学名称是马铃薯。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出示演示文稿)师:谁来猜猜看为什么?预设:可能烧杯中的水是不一样的,另一杯可能是盐水。2.学生自由猜测发言。师:你想用什
3、么方法证明你的想法?预设:可能会有学生说到尝一尝。师先表扬会想办法,但强调:这样做是不卫生不安全的,对于不明物体是不能轻易尝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到放到太阳下晒。表扬也是个好办法,但是速度可能会慢,课堂时间有限;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到用酒精灯加热。明确肯定是可行的。•••••(出示演示:常用方法)3.小组交流汇报想法。【设计意图】呈现研究素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什么2号杯子里的马铃薯会浮起来?强调用的是同一个马铃薯,液体的多少也一样多,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无法解释。很自然将学生探究的对象指向液体。二、验证猜测(观察比较两种液体)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位同学提议的液滴加热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
4、。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需要那些仪器?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出示实验器材(不锈钢勺子2个、木夹1个、、酒精灯和火柴),有了这些材料你准备怎样做呢?在这个实验中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预设:学生会说出实验应注意的事项,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做?(出示演示文稿)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出示演示文稿)教师开始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教师边实验,边复习使用酒精灯的方法,边比较)师: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2号杯液体有什么特点?师:你看到的是食盐吗?能确定吗?(不能肯定)【设计意图】侧重实验习惯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5、师: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三、进一步验证猜测:1.师:现在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水中是盐或者其他物质。你们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能是什么吗?(学生可能会想到自己调制一杯盐水等进行研究。)师:好主意!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确是个好办法。2.引导实验操作:是不是只要在水中溶解了某种物质,马铃薯就能浮起来呢?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做实验)3.教师介绍研究材料:糖、盐、量杯、筷子、小马铃薯、小塑料勺、实验记录表。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师: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我们就开始做实验。(师出示演示文稿:实验要求)实验员:每次只加一勺子食盐,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马铃薯,每次要取出
6、马铃薯后再加食盐。记录员:观察其沉浮状态,并做好记录;实验完成后,负责及时整理器材。老师要求停止实验时,及时停止。实验时保持安静。师:能不能?(能)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在需要处帮助,及时获取各组实验的信息。当每个小组的马铃薯都浮出水面后整理材料。师:留1分钟时间给大家,请各小组整理器材,根据你们的记录讨论一下,从实验发现中你们有哪些新的认识?5.汇报实验发现,将两组实验记录表汇报出来,在黑板上展示出来。6.引导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认识呢?是什么样的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呢?7、学生交流认识。师:2号烧杯中可能是什么液体?(学生汇报可能是浓盐水等
7、。)8.同学们想一下,水里溶解了这种白色的物质,马铃薯就能浮起来吗?你有什么办法让2号杯子里的马铃薯沉下去呢?那位同学给大家操作一下?师:只有浓盐水马铃薯才会浮起来吗?糖水喃?教师演示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系统的科学的验证自己的猜测。9.师生小结:只要水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就会浮起来。四、拓展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死海不死》。2.师: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这个海给你最深的印象是?(淹不死人)为什么?(盐的浓度太大了)【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认知,通过死海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