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82457
大小:632.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9-27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项脊轩志课件新人教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语:衣锦还乡请猜:一位明代作家谜底:归有光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明代著名古文家。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走近归有光(4-1)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nài)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走近归有光(
2、4-2)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1510年(5岁)开始读书1513年(8岁)丧母1528年(23岁)娶妻魏氏1533年(28岁)丧妻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年(66岁)去世(1506—1571)归有光简历(4-3)走近归有光(4-4)归有光字熙甫,号,别号,世称,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有《》、《》。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具体而言,选材上多着眼于,以
3、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感情,细节。其散文对清代的派影响很大。震川项脊生震川先生震川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家庭琐事清淡朴素自然亲切真挚深沉生动传神桐城归有光项脊轩志2、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1、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写作特色。学习目标“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写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4、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解释题目轩漉葺垣迨爨妪妣闺扉呱阖笏扃牖xuānlùqìyuándàicuànyùbĭguīfēigūhéhùjiōngyŏu朗读课文,正音。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自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统帅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一句话。它常常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文眼——本文文眼——概述全文内容,理清思路课文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写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表现作者对书屋的深情和对往事的感慨。1、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与布置,
5、重点写居项脊轩的乐趣。2、过渡段。“多可喜”承上,“多可悲”启下。3、主体部分。着重写祖母、母亲的生前事迹,以抒发作者对人事变迁的伤感情怀。4、叙写自己闭门读书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之事,是“悲”的进一步补充。5、回忆亡妻。6、借庭树写对亡妻的思念之情。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启下)1、家庭败落2、悼念亡母3、怀念祖母补记1、回忆亡妻2、借树忆妻△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人以竹喻志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万籁有声”乃是以声衬静笔法,因各种声音都能充盈于耳,反倒显得周围之寂静。深得王藉“蝉噪林愈静
6、,鸟鸣山更幽”之意境。◇“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万籁有声”两句各有什么表达作用?▲全文不是一气写成,是分两次完成的,你能找到两者的分界吗?补记接上去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认识。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生活琐事,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可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补记部分是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伤,仍是紧扣了文眼。①“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通过动作描写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与丈夫言笑晏晏的开朗快乐的少妇。②“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
7、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事已变,物已变,人也不在。即使是熟悉的房子也是陌生的,对着留有昔日欢乐印记的地方,孤身一人,谁能不伤感?谁能不心疼?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③“庭有枇杷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