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ID:5898186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7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卓高生作者简介:卓高生(1979-5),男,浙江乐清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化理论与人的发展,公益理论与实务等。本文系2008年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温州市科技局2010年度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R20100072)、2009年度温州大学创业教育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9ZX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摘要]在大学生就业观发生巨变的今天,创业大

2、学生在实现社会融合方面将面临生活场域和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由于创业大学生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创业外部环境的支持力度、创业收入定位和创业社会声望等方面存在的负面因素,都使创业大学生的社会融合度降低,创业成功率不高。由此,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塑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提供积极的创业支持,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促进创业大学生的社会融合和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社会支持体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

3、创造商业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凭借知识、技术和各种社会资源多数是从小企业开始的。本文所指的创业大学生,重点限于“在校大学生怎样在毕业前或在毕业时成功创业并经营一个小企业的规律。”在大学生就业观发生巨变的今天,创业大学生在实现社会融合方面将面临生活场域和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由此,从社会支持网络即“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服务性或表达性的资源”(Lin,1986)视域下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大学生更好、更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创业行为的展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融合与创业大学生的文献分析西方社会对于社会

4、融合(Socialinclusion&integration)的研究是将其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概念,缘起于欧洲学者对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Lenoir)首次提出“社会排斥”,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此后,西尔弗(Silver,1995)和德汉(Dehaan,1998)将-10-社会排斥划分为三种不同范式:“团结型”(Solidarity)、“特殊型”(Specialization)和“垄断型”(Monopoly)。“团结型”范式认为,社会排

5、斥是指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诸纽带的削弱与断裂过程。“特殊型”则深受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并流行于美国,它认为排斥是一种歧视的表现,是群体性差异的体现。这种差异否定了个人充分进入或参与社会交换或互动的权利。市场失效以及未意识的权利都可能导致排斥。与“特殊型”范式不同,“垄断型”认为群体差异和不平等是重叠的,它将社会排斥定义为集团垄断所形成的后果之一,其表现则是权力集团通过社会关闭来限制外来者的进入(孙炳耀,2001)。而吉登斯(Giddens)认为,社会排斥有很多种形式,主要有经济排斥、政治排斥和社会排斥。随着社会排斥研究的深

6、入和反社会排斥计划及行动的实践,社会融合概念逐渐被学者和政府广泛使用。1989年,负责就业和社会事务的欧盟委员会推出了它的第一个社会融合计划。此后,欧共体也提出了一个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融入社会的标准:教育、能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培训、工作、住房、社区服务、社区照顾等。目前,关于社会融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003年欧盟在一份报告中对于社会融合做出如下定义:社会融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享受征程的生活,以

7、及在他们居住的社会认为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要确保他们有更多的参与生活和获得基本权利的决策机会。联合国为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准备的宣言草案和行动纲领草案中也指出,“社会融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有权利与责任的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地作用。”社会融合反映了一个积极的人类社会福利发展的方式,它不仅需要消除壁垒或风险,还需要产生融合环境的投资和行动。由此,通过社会支持网络来消解社会排斥并实现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融合已经受到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策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两大研

8、究领域:①探讨社会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问题的实证研究;②将社会融合作为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政策工具或社会发展目标之政策研究。而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显现,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并于近年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丁开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杨伟才的《社会心理优化:社会排斥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