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31002
大小:3.82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9-28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维生素与辅酶三、脂溶性维生素一、引言二、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附维生素小结一、引言1、维生素的发现唐代孙思邈用肝治夜盲症,用谷皮治脚气病。1897年荷兰医生C.Eijkman证明米糠可治脚气病。1906年英国的F.G.Hopkins发现大鼠饲喂纯化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和水,不能存活;添加微量牛奶就能正常生长。牛奶中存在的营养辅助因素也就是维生素。他们两人因发现维生素而获诺贝尔奖。2、维生素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定义)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但需要量极小,许多动物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
2、分子有机化合物。3、维生素的分类与缺乏症I.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抗眼干燥病维生素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E抗不育维生素维生素K抗出血维生素II.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抗神经炎维生素维生素B2抗口舌炎维生素维生素B6抗皮肤炎维生素维生素B12抗恶性贫血维生素维生素C抗坏血病维生素维生素PP抗癞皮病维生素泛酸抗皮肤角膜炎维生素生物素抗皮脂溢出维生素叶酸抗贫血维生素4、维生素的功能既不是能量物质,也不是结构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辅酶的成分调节机体代谢。二、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1、维生素B1与羧化辅酶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人类缺乏
3、它会患脚气病。1935年确定了它的结构,是最早分离出的维生素。在细胞内以硫胺素焦磷酸(TPP)的活性形式存在,它是脱羧酶的辅酶(又称羧化辅酶)。TPP是催化丙酮酸、a-酮戊二酸等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TPP的功能:主要是激活并转移酰基同时伴随着氧化脱羧。VB1缺乏症:正常情况下神经组织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糖氧化提供。当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组织能量不足并导致血、尿、神经组织中乳酸、丙酮酸增加(糖有氧氧化受到抑制)。从而发生烦燥、易怒、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哀竭、下肢水肿等症状,临床上称“脚气病”。VB1的分布、来源:在植物中广
4、泛分布,主要存在外种皮及胚芽中。如米糠及麦麸中B1含量丰富。酵母中含量最高。瘦肉、白菜、芹菜中含量也丰富。VB1的稳定性:B1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分解,并易受紫外光照射而破坏。2、维生素B2(核黄素)与黄素辅酶维生素B2是一种含有核糖醇基的黄色物质,溶于水显黄绿色荧光,故又名核黄素,是核糖醇与6.7-二甲基异咯嗪的缩合物。在生物体内,B2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形式(FAD)存在,是多种氧化还原酶的辅酶。(VB2)(FMN)(FAD)FAD、FMN的功能是氢的载体,参与H的转移,作为脱
5、氢酶的辅基。黄素单核苷酸(核黄素-5’-磷酸)还原型黄素单核苷酸FMNFMNH2VB2缺乏症:缺乏VB2时主要症状为唇炎、舌炎、口角炎、眼角膜炎等。VB2的分布:的VB2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小麦、黄豆、动物肝脏、心脏、蛋黄中均含丰富B2。VB2的稳定性:B2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受光线照射而破坏。可转化为光色素(酸性条件)及光黄素(碱性条件)。3、维生素B3(泛酸)和辅酶A泛酸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维生素,故又名遍多酸。在动植物组织中泛酸几乎全部用以组成辅酶A(CoASH)其结构:CoASH的功能:为酰基的载体。
6、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肠道中细菌也能合成供人体需要,故人类很少发生泛酸缺乏症。4、维生素PP(VB5)和辅酶Ⅰ、辅酶Ⅱ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又名烟酸)和尼克酰胺(又名烟酰胺)两种物质。在体内主要以尼克酰胺形式存在,尼克酸是尼克酰胺的前体。二者又称为“抗糙皮病因子”。维生素PP在体内构成两种很类似的辅酶。它们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又称CoⅠ);另一个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又称CoⅡ)。NAD++2H-2HNADH+H+NADP++2H-2HNADPH+H+辅酶Ⅰ、辅酶Ⅱ的功能:为氢的载体。VPP的缺
7、乏症:维生素PP缺乏,可导致肢体裸露或易摩擦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炎,初期皮肤变红,继而转变为褐色,呈现鳞状样皮肤,这就是医学上的“糙皮病”。VPP的分布:VPP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肉类、谷物及花生中含量丰富。另外,在体内肠道中的细菌,可利用色氨酸合成尼克酸,故人类一般不易缺乏。但玉米中色氨酸及尼克酸缺乏,故长期吃玉米的人则可能患糙皮病。VPP的稳定性:VPP对光、热、酸、碱及空气中氧气都较稳定,是维生素中性质最稳定的一种。维生素B6的家族是由3个密切相关的吡哆醇(pyridoxine)、吡哆醛(pyridoxal)和吡哆胺(py
8、ridoxamine)组成的,大多数天然存在着的维生素B6主要是以磷酸化形式出现的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图)。在细胞内,饮食中的吡哆醇可以通过酶催化的ATP的-磷酸基团的转移生成吡哆醇-5-磷酸,然后再氧化形成辅酶吡哆醛-5-磷酸(pyridoxal5ˊ-phosphate,PL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