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55722
大小:8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23
《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已由植物型经济向动物型经济转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已由植物型经济向动物型经济转移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在 50% 以上,其中法国、荷兰、瑞典、爱尔兰等国家达到了 68-80% ,丹麦高达 90% ,而我国却只有 30% 多。我国畜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加入 WTO 以后,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优势明显大于农产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粮食生产成本过高,单位面积产量低,产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按目前的农业生产规模及水平来说,农民种植粮食的增产增收潜力已近极限; 目前世界人均奶占有量为 70 公斤,发达国家为 200 公斤,美国为 260 公斤,很多
2、欧洲发达国家在 200 至 300 公斤以上,澳大利亚为 490 公斤。而我国只有 21.7 公斤,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3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国际市场对肉蛋奶的需求空间大,同时高蛋白、低脂肪的畜禽产品我国具有一定的出口优势; 就养殖业来讲,我国的耗粮型猪鸡生产已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自给有余,其生产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但在国际市场上只占 3-5% ,而节粮型的牛(奶牛、肉牛)、羊等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权威经济人士提出我国农业要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业向以畜牧业为
3、主业进行战略转移,种植业要为畜牧业服务,应围绕畜牧业的发展来调整种植业的生产结构。畜牧业是一个周期短、发展快、效益高的产业,它上联种植业,下联加工业,既能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又能延伸到二、三产业,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效,是快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