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

ID:58753235

大小:25.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30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_第1页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_第2页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_第3页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诫子书优秀教学论文《诫子书》赏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诫子书》赏析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像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一代贤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对学生、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廉洁从政、清正为官亦不无启迪,读来发人深省。宁静“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2、”。宁静才能够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为官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许多领导干部终日忙碌,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为政得失。节俭“俭以养德”。以节俭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怡然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明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责任重如山。面对未来,你对理想信念动摇过吗?你有历史使命感吗?你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观念吗

3、?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毅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效率“慢则不能励精”。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勤政优政永远需要快人一步,率先一步,你需要用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品质“险躁则不能冶性”。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

4、种种平衡,要“励精”,第1页共4页也要“冶性”。党员干部惟有加强思想锻炼和思想改造,达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崇高思想境界,才能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间“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好时间,善用每分每秒,我们不能蹉跎岁月。进取“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

5、思进取。要始终居安思危,更要善于思危奋进。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评论《左传》有言曰:“大上(指最高的追求)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纵观诸葛丞相一生,可以说“三立”兼备。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受三顾之恩,竭诚辅刘相蜀,成为蜀汉的决策者。当政期间,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的政策。曾五次出兵北上,争夺中原,为兴复

6、汉室,鞠躬尽瘁,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其名作《出师表》为世代所诵,有《诸葛亮集》传世。以此观之,他的《诫子书》与其说是言教,更不如说是身教,也可以这样来说,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都没能跳出诸葛亮的掌心。作者于篇首开宗明义,告诫子孙首先要“立德”、“修身”。“德”是做人之基,自然也就把“立德”放在首位,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又如何“立德”呢?即“静”与“俭”为什么“静”才能“修身”呢?曾子在所著《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思想清静,然后才能心情安宁;心情安宁,然后才能思考周密;思考周密,然后才能有收获。可见,想最终有所

7、获,首先是要心“静”。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受世俗功名利禄太多的诱惑,可能将一事无成。因此,“静”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有了“静”才可能“修身”,进而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静”是“修身”的一个前提条件,而要想“养德”还必须“俭”。那么“俭”何以能“养德”呢?史载:“宋高宗时,孙懋入觐,尝论公生明。上曰:‘何以生公?’曰:‘廉生公。’问:‘何以生廉?’曰:‘俭生廉。’”由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节俭生廉洁之心,有廉洁之心才会生公心,有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