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29603
大小:5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0-01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备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天气与节气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2.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3.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1. 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2. 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教学过程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二、 开动脑筋,认识天气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4.现代科学
2、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三、 畅所欲言,交流气谚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四、 探究园地,学习预报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2.汇报交流。(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
3、向、空气质量等。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
4、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五、 齐心协力,知晓节气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1.什么是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知晓节气的来历: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1)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六、 走出校园,观察记录1. 选择一种在下雨前后有反应的动物或植物,进
5、行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2. 搜集积累相关农谚。课后反思:第2课我是地球小公民教学目标:1、 懂得地球上生物之间息息相关,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2、 明确地球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3、 明确作为小公民应怎样去做。教学重点:弄清地球产生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确作为小公民的职责。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是个大家园,我们不孤单,有许多的朋友,植物、动物……我们都是地球的主人。二、探究园地(一) 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生物资源作食品,水资源作气候调节,大气作能源释放,矿物作能源物资,星球固体表面做活动场地,森林草原作
6、栖息地,沙漠戈壁作考场……明确地球的慷慨无私。(二)感受人类的自私1、 地球的变化2、 变化的原因三、 齐心协力,保护地球:如何爱护地球,保护家园?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讨论,完成书上的表格。四、 走出校园,亲身实践1、阅读小资料《世界地球日》2、制定一个方案,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呼吁大家爱护动植物,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教学反思:第3课夜晚的星星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种类以及危害。2、明白如何有效地防治光污染,课下调查避免光污染的措施。教学重点:光污染的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夜晚,城市与乡村的星空
7、有什么不同?二、明确光污染的类型。(一)光污染的种类1、白亮污染2、人工白昼污染3、彩光污染(三) 列举相关例子,让学生弄清分别是哪种污染。三、明确光污染的危害1、导致能源浪费2、对人的心理产生破坏。3、对人的生理产生破坏。4、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四、避免光污染的措施。第4课避免电磁辐射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2、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教学重点: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