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新课标.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新课标.docx

ID:58521169

大小:47.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21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进一步感受乡村景物的美好和乡村欢乐的生活,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教学2.进一步了解乡村生活。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积累描写田园乡村的诗句。要求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乡村的风光及生活。通过说与写乡村生活,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展示台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重点难点来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源:Z_xx_k.Com]教学三课时课时1.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2.进一步感受乡村的田园生活。3.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1.学生将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加以整理,做好交流准备。2.把活动专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写在黑板上。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近一段时间对这组课文的学习,

2、了解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田园生活,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一幅幅自然质朴、清新美好的画面。同时,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或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对乡村景色、田园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产生了无比向往之情。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田园和乡村,用我们的语言来抒发我们美好的感受吧!二交代任务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到的田园风光、了解的作物生长情况、调查的生活变化情况、感受的田园美景、体验的乡村生活、搜集的资料信息等项训练成果加以整理,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准备交流。三小组交流1.每人进行交流,相互评议,互相感染启发,选出最出色的代表准备班上交流。2.老师深入小组进行指导,了解学生深入乡村、感受生活、表达情

3、感的不同方式。四班上汇报1.各组派代表进行演讲,并准备接受提问。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2.其他同学在倾听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可以指出不足,可以谈听后的感受。五总结提高来源:Zxxk.Com]同学们,你们的介绍使我们又一次欣赏了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感受了乡村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体验了其中的乐趣,激起了我们对田园生活的无比向往和热爱之情。让我们继续走进田园,感受乡村生活吧,相信你们一定会享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1.进一步体验乡村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进行习作指导,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准备实践生活中的资料。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

4、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了解了质朴清新的田园生活,感受到了乡村的可爱,激起了我们对乡村、对田园的向往之情。今天,你们就把自己感受最深、最想写下来的内容诉诸笔端,尽情地抒写吧!二明确要求1.读“口语交际·习作”,看看这次习作有哪些具体的要求。2.交流汇报。(1)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2)内容表达要清楚,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3)写后认真读读,改改。来源学科网ZXXK]三选择材料1.选择印象深和感触大的景物、人物或事,表达出对田园、乡村的热爱之情。2.小组交流材料,互相评议。3.请不同层次的学

5、生在班内汇报评议。4.针对自己的问题再作调整。四确定题目1.要能概括全篇内容,简洁而醒目。2.可以是短句、词组。3.可以以地点、景物、人物、事物为题。五理清顺序写景——按地点的变化来写,如《乡下人家》。写人——按活动的不同内容来写,如《麦哨》。写物——按事物的不同状态、特点来分别介绍。写感受——先写看到的,再写自己的认识,最后结合实际写感受。六确定详略将最能突出乡村生活特点的内容详写,其他略写。七自拟草稿八互读互评互议1.完成“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三项训练。2.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积累描写田园的古诗句,进行田园风光展示。3.提高表达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一我的发现1.读“我的

6、发现”中的内容,请学生体会带点词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2.交流汇报。作者将用来写人的词语来描写动物、植物,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读后使人觉得生动活泼。3.再找找文中类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二日积月累1.自由读诗句,读通读顺。2.练习说说诗句的意思。(老师指导,学生能略知大意即可。)3.再读读诗句,说说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描写的都是田园生活。)4.熟读背诵。三展示台课余时间,将小组搜集的田园风光的资料、图片或优秀习作编辑成小报,再由班委办一期有关田园风光的板报,也可以将搜集或亲手制作的一些实物插挂在展板上作为点缀,使展板呈现出乡土风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