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

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

ID:584879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6

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_第1页
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_第2页
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_第3页
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小说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小说阅读的考查内容及应对策略多年来,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直是散文的天下,小说阅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小说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甚至是最重要的文学体裁,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理应有它的位置。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主张文学作品的阅读要考查小说,2007年宁夏、海南高考试卷选用了小说这种体裁,2008届各地高三调研卷中出现了不少小说阅读题,特别是今年高考,浙江、江苏、广东语文试卷考的都是小说阅读。这虽然不能说小说阅读将有取代散文阅读的趋势。但至少给我们一个信号:小说阅读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所

2、以2009屇的高考语文复习,应该加强小说阅读的指导。下面就结合2008年的高考试题,谈谈高考小说阅读的考查内容及应对策略,以求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小说的文体特点。它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这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这是整体感知小说的基础,是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前提。也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3、它要求考生能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常见的设题方式有: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某段文字(或某个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述,④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小说在描写人物时有哪些伏笔或照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如2008年江苏卷第12题:“小说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又如2007年宁夏卷第

4、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些题目都是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要准确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就要理清小说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故事的来龙出脉,根据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回答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方面的问题,必须掌握情节安排方面的基本知识。情节安排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叙述故事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其中倒叙和插叙是考查的重点。倒叙是指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

5、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插叙是指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叙述,它可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情节安排还包括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互相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呼后应。情节安排对刻划人物形象和突出小说的主题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2008年江苏卷第15题就应该从刻划人

6、物形象和突出小说的主题的角度来回答:“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二、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划人物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设题方式通常有:①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②请概括某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③某某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如2008年广东卷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又如浙江卷第18题:“本文着意勾勒

7、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2007年宁夏第13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这些都是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那么该怎样去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答题时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浙江卷

8、《乌米》一文中乌米坚忍、乐观的性格特征就是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来的。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高中课文中祥林嫂、别里科夫等形象都是如此。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