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44183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3
《其他(心得)之“选课走班制”的实施解读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其他论文之“选课走班制”的实施解读与思考 一、实施设置背景 由于四川省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实施新高考,即2021年开始,我省高考实行“3+3”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这使得倒逼高中实行“选课走班”成为了必然。2016年11月,笔者有幸随凉山州教育考察团赴成都双流棠湖中学作为期3天的专题参观交流,期间培训满满,收获颇丰。 棠湖中学从今年2月先行先试,开启了2015级高一年级的全员“选课走班”课程改革,目前已初
2、步形成课程上考试科目分层、非考试科目分类的“三分”改革模式,并构建了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特创课程四大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个性化选择的课程,学校1041名高一学生,每个人的课程表都“独一无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级,而是叫做“导师X班”,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学校教室名称也不叫“x年级x班”,而是发布以英语、地理等学科名称或老师的名字课程信息,该上哪节课,学生就到相应老师所在的教室上课,老师则在教室辅助室进行办公。 “选课走班”实行文科分类、理科分层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学习情况,
3、对课程和老师进行选择,而自主选择的结果就是全校学生“每生一课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就“选课走班”已经着力下行探究。泡桐树中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学校,从2014年建立之初便开始实行“选课走班”制度,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学校现在已开设的课程也从最初的90多门,增加到现在的140多门。学校现在更加重视跨学科的课程整合,例如学校开设的创新技术课程,就将信息技术、劳动技能等多学科内容进行了融合,以培养知识、技能更为全面的创新人才。不仅如此,寒暑假、周末及其它节假日,泡桐树中学的老师不再对学生集体
4、布置作业,而是推送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并在节假日期间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让学习打破了时空界限。在学业诊断方面,每个学段结束,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诊断,并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开设援助课程。此外,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改前沿最新的多元学习模式,也在泡中的日常教学中成为了常态。明年泡桐树中学将迎来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对于家长们关心的学生学业成绩,在青羊区学业质量监测中,泡桐树中学已跻身前列。学校参加全区学业质量检测,2017级学生两次各项指标均位居第一,2018级学科指标位居第一或前列。) 二、实施设置意
5、义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智力多种多样,个体智力是一种多种能力的结合。在他看来,至少存在着九种智力元素:逻辑/数学、语言、音乐、空间、运动、交际、内省、自然、生存,不同个体智力元素的组合方式导致了个体智力类型的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
6、,个体间的身心差异诸如兴趣爱好、性向特长越来越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始分化,到高中更加明显。我国教育固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生都统一要求,更不意味着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每门课程上都平均发展或门门优秀。学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在各个层面应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当学校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重要育人观念,并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时,
7、“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思想就会真正落地生根。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制活动之外,他们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忠实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而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
8、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正是在参与课程开发,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是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和持续发展之道。 (三)促进学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