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

ID:5833497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5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_第1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_第2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_第3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_第4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  一  对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宏大的命题和模糊的思维。笔者曾在天涯网上看到有人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对比后发现,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非常明确具体,都是做人、当学生的底线要求。而中国小学生守则多数都是宏大的命题,看起来很美,似乎无所不包,但几乎没有哪一条能告诉学生究竟该怎么做,每一条都够一个人学一辈子。如果真能做到守则的要求,那不仅是个杰出的公民,而且简直

2、就是完人、圣人。然而,细细一想,大多数又难以做到,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所以,这种宏大的命题、混沌的表述的小学生守则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无。小学生守则如此,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也差不多。且让我们看看权威的观点: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是解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而社会责任感内含人格的养成和价值的取向。[1]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文化思想史专家张岂之认为:“文

3、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章仁彪认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文明的对话和进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3]这些学理上的争论无疑有助于认清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但问题是这些宏大的命题不仅给人空泛之感,而且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无所不能,夸大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而如何将这

4、些宏大的、模糊的命题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欧美一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位。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目标及途径都十分简洁明了;哈佛大学2009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哈佛的教育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

5、自我反思,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通过让他们体验一种由于接触极其不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疏离感,这种事件与文化是超越他们甚至是我们教师自己理解能力的东西,自由教育由此达到上述目的。”[4]相对于多伦多大学而言,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更具体而明确,那就是训练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目的不是十分明晰,从而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

6、:文化素质教育是通才教育,是人文学科教育,是文化知识传授,是文化素质课教学,或是开设几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甚至有些学校将开设人文课程、文化素质讲座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或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等。与教育的内容误区相关的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王凌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所开课程种类少、比重小;课程内容单调、陈旧,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和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文化素质缺失补课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发挥出大学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功能;对大学生文化

7、素质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对现代网络环境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内容无所适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5]。徐高明、张红霞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五所一流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调研后认为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没有合理的“课程梯度”[6]。此外,诸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盲目性大,往往因人设课,一些价值不大的

8、课程混杂其中,特别是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综合性考虑,没有与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学生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往往成了教师表演的独角戏等等问题,都在各高校较普遍地存在。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认识不清,使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迄今为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体系各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