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

ID:58292864

大小:18.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_第1页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_第2页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_第3页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阳明先生是我国明朝中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是使人“致良知”“明人伦”“成圣贤”。先生对“致良知”非常重视,他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在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既注意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法,又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到的“致良知”教学法。他认为“良知”人人皆有,是人的“善端”,是心之本体,“致良知”就是恢复、扩充和践行“善端”,达到“知行合一”,那样,人人便成圣贤了。所以,“致良知”是先生心学本体论与修养论、教育目的论和教学方法论的有

2、机统一。一、师友辩难法先生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私欲,恢复善性。“致良知”首先是“恢复”良知。所谓辩难法,就是与弟子一起相互辩难、共同探讨。早在龙冈书院,先生就开始采取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还在此作了《龙场诸生问答》。此后,先生在讲学中一直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学术思想的探讨。《传习录》记录了大量的师生一问一答的辩难内容,提问的大多为先生的高徒,如徐爱、陆澄

3、、薛侃、欧阳德等,他们提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儒家经典的探讨,也有对儒家哲学范畴和命题的思考,还有对当时学术界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如朱陆异同等问题的探讨,更有对心性之学的阐发。学生或直接向老师发问,或自己阐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再请老师指点:先生或许或否,或启或导,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真理越辩越明,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发扬教学民主,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共识共达“良知”。例如有一段师生论学的问答如下: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

4、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陆澄对心学功夫境界有所体悟,诉诸先生。先生肯定了其思想,并指出其所悟不透彻,即对致中和功夫中的“中”本体的参悟不深。指点陆澄时,先生步步追问,循循引导,师生讨论层层深入,

5、终于使得陆澄认识到要去除私欲,方可到中和的境界。这段对话体现了先生开悟学生,使学生从中领会要旨的方法。这种学生问、老师答的一唱一和,体现了心学学术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先生教学法的特点,其让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扩充”良知。明代兴盛书院,当时的“讲会”就像现在的专题讲座,又有点像“沙龙”的形式。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讲会”为先生宣传他的“致良知”理论提供了便利。先生每为官一方,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他一

6、生中先后在贵州、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江苏等地的几十家书院里讲学,亲自主持“讲会”,前来听讲的学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大江之南,学者翕从”。在书院的“讲会”中,因为学员都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内容是围绕“良知”这个主题进行广泛讨论,这些学员中大部分后来成为阳明学的传承弟子。在“讲会”过程中,不是先生独自一讲到底,而是其与弟子一起探讨学术上重要的、有疑难的问题,这种方法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又推动了“良知”学术研究的深入。先生认为,“讲会”讨论,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解释多少学术疑难,其真正

7、的意义在于“开悟”,就是激发和恢复存在于内心的“良知”。二、随处点化法这一教学法类似今天的情境教学法或者叫作现场教学法。先生继承了孔子“能近取譬”的教学方法,他常说:“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先生特别擅长采用容易理解的浅近事例启发弟子思考,但是,先生的随处点化教学法,比之今日的情境教学法更进一步,因为,今天的教师是在课堂中创设或者设计一种情境,而先生的情境教学大都在自然环境中展开。比如有一次,于中、国裳陪他吃饭,他说,凡饮食只是要养成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接着他比喻

8、说:“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吃饭为了养身,食而不化,不仅不能养身反会伤食得病。吃饭如此,学习亦然。先生还常常带着弟子游山玩水,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因时因地因景进行点化,比如一次先生与朋友出游禹穴: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这种应时应景、万事万物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