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

ID:5815943

大小:540.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2-13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_第1页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_第2页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_第3页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_第4页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李松年许永强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显像在浅表软组织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可清晰显示主要外周神经的分布、走行及粗细,并帮助诊断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疾病。在一条神经中,每条神经纤维之间有薄层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内膜。数条至数百条神经纤维由神经束膜包被形成神经纤维束,束膜有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内面衬有神经束上皮,对某些物质的扩散有屏障作用。若干条神经纤维束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形成的神经外膜包被,即组织一条神经。一、探头频率的选择超声探测时,为了更好地显示神经的细微结构,应根据

2、神经所在部位及深度尽量选用高频探头。体外探测部位表浅的神经,如:前臂尺神经、正中神经可选用10-15MHz的探头,最高可选用20MHz的探头,部位较深的神经如臀部的坐骨神经,可选用5~7.5MHz的探头,其它多数的浅表神经选用7.5~10MHz的探头。二、正常周围神经超声图像1.纵切:为条束状、多数平行排列但不完全连续的低回声区及分隔其间的强回声带。2.横切:为类圆形、多数圆形或卵圆形小低回声区及包绕周围的强回声带。正常周围神经超声图像三、周围神经损伤超声图像我院1999年开始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诊断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其对周围神经损伤诊

3、断及处理能提供重要依据。(一)周围神经完全断裂:神经外膜的带状强回声及神经内部的线性平行强回声连续完全中断,损伤区为紊乱的无回声或低回声结构。神经近端的神经瘤呈一梭形膨大的强回声,边界较清,其内部可见杂乱的线性强回声。周围神经完全断裂:患者张永新,男,33岁,左下肢刀刺伤致左侧坐骨神经离断。声像图见神经连续中断,中断处为无回声,近端可见梭状膨大的神经瘤周围神经完全断裂:患者常群峰,男,28岁,外伤致左坐骨神经离断伤。声像图见左侧坐骨神经连续中断,中断处为无回声。(二)周围神经部分损伤:神经外膜的带状强回声及内部的线性平行强回声连续性部分中断,中断区为无回

4、声或低回声结构,但仍有部分正常的线性平行回声;其近端断裂的部分有时可有神经瘤的表现。周围神经部分损伤:患者杜德成,男,30岁,外伤致左侧腓总神经损伤。声像图见神经被膜部分连续中断,回声衰减(三)神经炎性肿胀粘连:神经走行稍弯曲,增粗,界限不清晰,内部回声衰减为低回声,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晰,病变区周围的肌肉组织或软组织回声亦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神经炎性肿胀粘连:患者陈鹏飞,男,5岁,注射致左侧坐骨神经损伤、炎性肿胀。声像图见左侧坐骨神经显著肿胀、被膜不清、回声衰减。神经炎性肿胀粘连:患者杨传芳,女,12岁,注射致右侧坐骨神经损伤、炎性肿胀。声像图见左侧坐骨神

5、经显著肿胀、被膜不清、回声衰减。(四)神经卡压:卡压处神经走行弯曲,神经变细,近段神经增粗,界限较清,内部回声为低回声,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晰。神经卡压:患者冯国全,男,47岁,右前臂腱性囊肿。声像图见右前臂囊性肿块卡压右侧桡神经及其浅支、深支,神经增粗,被膜较清,内部回声衰减,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晰。神经卡压:患者胡巧霞,女,37岁,腕管综合征致右侧正中神经卡压。声像图纵切见神经增粗,被膜较清,内部回声衰减,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晰。神经卡压:患者胡巧霞,女,37岁,腕管综合征致右侧正中神经卡压。声像图横切见神经增粗,被膜较清,内部回声衰减,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

6、晰。周围神经有无病变、损伤虽然可通过临床体检、肌电图、热像仪及生物磁等手段检查,但对于病变的具体部位及程度却无方便直观的检查方法。90年代末期,国外运用高频超声对人体的外周神经进行研究。Fornage最早应用高频超声对尸体标本的肌肉及周围神经进行B超检查并与解剖学对照。SilvestriE等用高频探头观察离体的神经并与组织切片比较,证实神经在二维图象上表现出的低回声区对应于组织学上的神经纤维束,而强回声则对应于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结缔组织。国内于氏、郭氏及安医超声科均进行了研究。我科以许永强为主的课题组99年以来研究的结果与有关报道一致。我们开展此研究以来的

7、体会:(1)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外周神经的结构,使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外周神经成为可能;(2)外周神经损伤时超声有特异性表现,为临床提供了新的影像诊断方法,对外科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开展此研究以来的体会:(3)外周神经一般都有血管、肌腱、韧带等伴行,血管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加以鉴别,而肌腱、韧带在二维声像图上与浅表神经易产生混淆,特别在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如腕部、肘部,除根据已知的解剖位置仔细观察外,一般来讲声像图上肌腱回声较神经偏高,但我们的研究与以往报道不同:深层肌腱回声略强于神经,而浅表肌腱回声较神经为低,且无神经外膜样的带状强回声,内部线性强回声

8、较神经细密,且肌腱、韧带的胶原纤维表现为平行排列的多数细的强回声带,且横切时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