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的整理.doc

简答题的整理.doc

ID:58088281

大小:5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23

简答题的整理.doc_第1页
简答题的整理.doc_第2页
简答题的整理.doc_第3页
简答题的整理.doc_第4页
简答题的整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答题的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第一章教育基础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三、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四、小学教育的全面性。2.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方向性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民主性原则。四、教育性原则。五、规范性原则。六、系统性原则。七、效益性原则。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方、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数理统计)。3.学校组织机构的机构类型:1.直线型(最早最简单)2.职能型3.直线-职能型4.矩阵型4.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人类所持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有意识

2、有目的的社会经验活动)二.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5.为什么说教育具有独立性: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到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统治者享受教育的特权,被统治阶级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2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3专制性。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5.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宗教性,重视加强宗教神学和巫术的灌输7.2

3、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一、教育的终身化。二、教育的全民化。三、教育的民主化。四、教育的多元化。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8.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9.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

4、和创造文化的作用)3.教育于文华关系的特殊性4.学校文化10.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12.素质教

5、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1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14.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发展创新,

6、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有计划地教学活动,课程即文化再生产。2.课程的作用: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学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4.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3.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形式: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和螺旋式。4.课程资源的分类:1.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

7、金和校外课程资源2.根据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和社会课程资源3.根据载体,可能资源可分为文字课程资源和非文字课程资源4.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以氛围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5.根据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5.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6.课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关注每一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7.新课程改革

8、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8.学生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