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65878
大小:277.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1
《“修辞立其诚”浅议-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YuYANwENxuEi9—-1●-l“修辞立其诚"浅议◆河南省驻马店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张彦群辞为重,《上系》终于‘默而成之’,养其诚也;《下系》终于六辞,验其诚不诚也。”[3】(最后又引用王充《论衡》《易·乾·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之说传世以来,中的一段话:“孔子言如雨,得其实也。”并着重点明:训诂学家、文学理论家、修辞学家、哲学家都做过种种“‘言得其实’可作‘修辞立其诚’的注脚。”[3jc)解说和阐述,使这个被誉为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原则性郑子瑜的《中国修辞学史稿》研讨“修辞”二字的意立论,随着时代的推移,其内涵愈探讨
2、愈丰富,愈挖掘义演变过程,材料翔实,很有见解。但对“诚”字,也是先愈深刻。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是:修辞学家比较多地注引用唐代孔颖达正义,不过比前引增加了两句:“辞谓意阐发“修辞”二字的意义,而认为“诚”的意思十分明文教,诚谓诚实也”[),后也引用了王应麟《困学纪确,即“诚”是诚实可信,是真情实感;哲学家则把“修闻》对“修辞立其诚”的阐释。不过在两处引文之后未作辞”一语看作不言而喻,无非就是“立言”,而对于“诚”任何发挥或评说。却进行了相当广泛深入的探究。易蒲、李金苓的《汉语修辞学史纲》,也引用了孔颖当今,无论哪一部修辞学史、
3、修辞理论或修辞教达正义和王应麟的释义,不过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材,只要是提到了“修辞立其诚”,都无一例外地视之为:“‘修辞立其诚’也是从政治的要求出发,作为君子为修辞活动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就解说“修辞立其居业的条件提出来的。后来被引申为作文、修辞的总原诚”而言,对“修辞”二字逐渐发展起来的意义,在修则。所谓‘诚’一般指文章内容的信实或作者思想感情辞学界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了,从《易》最早将的诚实。”【5而后还引用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议“修辞”二字连用指的是“修理文教”(其中也包括“文论,“认为‘持之有故’即为诚”,“
4、这个‘故’、‘诚’也就是辞”或“立言”),到刘勰《文心雕龙》三处提到“修辞”‘实”’[5](哪)。一语,已近乎今天的含义,到文天祥《西涧书院释莱袁晖、宗廷虎编的《汉语修辞学史》着重于“修辞”讲义》已明确提出:“辞之义有二:发于言则为言辞,两字的意义发展演变的探讨,指出:“‘修辞’的蕴义,就发于文则为文辞”⋯(,到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以放眼于宏观,立足于广义为好。”[6也是引用了孔凡》全面阐明:“大体各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颖达和王应麟的说法,肯定了“‘修辞立其诚’的理论都以为修当作修饰解,辞当作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
5、文与我国传统的修辞存在着渊源关系。后人曾将它引申辞;(乙)广义,以为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为修辞的原则。”[](p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P这个总结可周振甫的《中国修辞学史》也引用了唐孔颖达的正以说使人们对于“修辞”一语已经有了公认的比较圆义,对此有所阐发:“‘修辞’指修治文教,文教指文化教满的解说。育,这里也包括文辞在内。因此,这里的‘修辞’既不同但是,关于“诚”的解说,修辞学者与历代哲学家的于我们讲的‘修辞’但也包括我们讲的修辞在内,所以阐述相比,则比较简单,比较狭窄,显得不甚全面,不够并不妨碍用它
6、来指修饰文辞。这样将建立在诚上的修深入。例如:台湾黄庆萱的《修辞学》引孔颖达正义:“外辞,要求辞令合于真实的情意,先要求情意真诚,这是则修理文辞(应为‘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儒家讲的修辞。”[7](”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3](唧’又引王应麟《困学纪纵观上引,可以看出修辞学家对于“修辞”二字闻》:“修辞立其诚,修其内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易为意义演变的探求有着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勾勒出了r———12014年第10期(总第296期)I3I“修辞”二字是怎样逐渐成为接近于“现代修辞学”中物,也包括物事情理。“修
7、辞立其诚”,就是修辞要反映“修辞”涵义的发展轨迹,而且还阐明了对于古代的这个实有性,要揭示这个规律性。尊重实有性是基础,“修辞”一语的蕴义,要放眼于宏观,要立于广义。但遵循规律性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是,对另一个关键性的、之所以能将“修辞立其诚”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全面地辩证地贯彻了“修辞立其为修辞的总原则的、有着决定性价值的字眼——诚”这一原则。“诚”,却大多拘泥于孔颖达和王应麟的旧说,尚未取王船山将“诚”与“道”等同起来的立说,如果联得突破。而孑L颖达所言的“诚实”并未分清是主观表系宋代陈睽《文则》所
8、援引过的《谷梁传》里的话,就达出来的“实”,还是客观存在的“实”。王应麟点明的更有启示性:“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修其内则为诚”的内容,虽有见地,注意到修辞与内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容的关系问题,但对于什么样的内容才是“诚”,并未言?信之所以信者,道也。信而不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