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21460
大小:18.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用学习积蕴成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学习积蕴成长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青浦区师之蕴工作室领衔人关景双 题记:聆听来者,解读去者,“一辈子学做老师”,学什么?“师之蕴”人共识:忠诚勤修;谦虚好学;热爱学生;完善人格。怎么学?“师之蕴”人共识:欣赏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思考每一个问题;善处每一件事情;理性传达每一个行为。以为何? 于漪老师2007年4月应邀“青浦讲坛”,在“讲坛”上展示了飘逸洒脱的师者风范,在“风范”中娓娓道出“一辈子学做老师”的心路历程,在“历程”上回望积蕴求美至真的为人师的真谛。“师之蕴”人心情律动,倍受鼓舞,用“学什么”和“怎样学”两轮思
2、维回应于老师“春夜喜雨”般的浸润。长者高屋建瓴,青年砥砺积蕴,老少咸宜的选择:一辈子,在学习中! 一、于漪小语:重温与浸润“做一辈子教师的体会,就是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清原惟信语)的境界,在演讲中,字字动师情,句句动俺心,一再重温,一再浸润着青年的梦想,一再激励着来者的勤修。教师“是什么”?“教师有多高,学生才能有多高。”“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教师“是什么”?“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爱,从何而来?来自榜样!”“人,没有脊梁,不能直立行走;没有精神信念,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教
3、师“是什么”?“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所以,“学校最难的事儿,就是把课堂堂上好!”这,就是教师!怎样为师?“谦虚,教师才能耳聪目明。”“教师有哲学的底子,才能有自己的思考!”怎样为师?“学而不厌,勇于实践。”这是于漪老师一生的两大支柱。“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算真懂,做到了,才算真懂。”“衣服破了,可以补;教育的遗憾,无法补救!”“教育没有选择,每一个孩子都要教好。”怎样为师?“自己必须德才兼备,才可以做老师。”“把学生当傻子,你就是傻子啊。”“学生的眼光很能发现教师的言行及背后的东西。”怎样为师?“重
4、要理论反复学,紧扣教材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这,才能是好教师!于老师的话,在理吗?在!动情吗?动!我们也能吗?能!一定能! 二、青年感想:回应与共鸣七十八岁,仍站在中国基础教育排头;七十八岁,仍在1800青年簇拥中讲2小时。那情那景那人,观止!“当班主任,读魏书生的书;搞教学,读于漪的书;教学理论,就读顾泠沅的书。”“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感恩,对生活充满兴趣。”“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把这件事当回事,当成终生投入的大事。”(杨鹏飞语)于漪,“一位用爱和生命构筑教育的老人。”人格的高度,也就是成就事业的高度,于漪,“因
5、爱,而高尚!”“她的讲座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味美醇厚,沁人心脾;如阵阵海浪,击打着年轻人的心,唤起心底的激情和梦想。就让我们像于漪老师那样,做一个醉心教育的人,做一个用生命教学的老师吧!”(逄立娟语)于漪,真可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的人师!于老师提笔“一辈子学做教师!与王友老师共勉”,是寄语我们扎根于教育事业“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宣言!(王友语)于漪,实现了“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的教育情愫最完美的结合(黄晓芳语)。教育是首歌,于漪,“用真和善呈现着教育的美,用真和善诠释着教育这首歌,也许有心酸,甚至泪水,但在一条河的转弯之处
6、,欢乐在缓缓地流着”(王志江语)。是啊,面对教育,“我永远是学生”,“永远学会做个聆听者”(孙兆静语)。朋友,你能说青年不懂教育,不懂教学吗?你能说青年不晓得目标,不晓得技法吗?聆听青年的回应,你能不与他们共鸣。因为他们已经“在路上”! 三、用学习积蕴成长:展望与选择听于漪,读于漪,我们长久地思考于漪(这,或许是“师之蕴”回应“青浦讲坛”的自豪之处)!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听自己,读自己,还会长久地思考自己!如鹏飞言:“教学生也是教自己”,这也是塞外风早说过的为师之最高境界:(教书、教授、教人)教已!我们何尝不是在品赏“活化石”之中,
7、感恩路遇“灯塔”之中,渐渐让我们积蕴的师路清晰起来呢,慢慢让我们勤修的精神卓越起来呢!于漪老师“每一个小故事都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沈竹林语)(一)忠诚以勤修“提升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杨鹏飞语),我们就能站稳现实。听于老师的话,“再大的困难,别烦恼,一步一步地做吧”,这样,心情将是积极的,心态将是阳光的;我们就会有“两套看家本领,一是教材解读;一是教学技艺”(杨鹏飞语),蕴味足时,人亦有定力。“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们的必修之路!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不但我们的诚心可鉴,而且我们师蕴渐熟矣!于漪那二千多节公开课,
8、累积出来的是风范!“一次教案三次备课”,不是习惯吗?(“师之蕴”的目标之一不是“习惯性”吗?)于漪说:“原来以为,我讲清楚了,学生就懂了,这不对的!”“当我们在抱怨学生为什么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学习兴趣不高时,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