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94193
大小:182.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9
《功到情至“渠”自成——以《天净沙·秋》为例谈古诗词教学.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话文学刊2014年第2期功到情至“渠"自成——以《天净沙·秋》为例谈古诗词教学0谢旭琴(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浙江金华321017)[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它以其精炼的语言、丰盛的情感、深远的意蕴,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辉,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意境;诗情[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2—0122—02近几年来,笔者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天净沙·秋》已不再只是28个并在自己
2、的课堂上加以实践探索,几次公开课的磨课经历让字,而是一段历史,一个个生动的古诗,它变得丰满起来,厚我对古诗词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自身的经历,实起来了。以《天净沙·秋》为例,谈谈本人一些体会与做法:2.由厚到薄,寻突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笔者认一、广读资料,厚积薄发为把这句话用到我们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再合适不过了。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有了广泛阅读的基础凝练的古诗词会变得丰厚起来,但是,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教师也不能没有选择地把掌握的资料全部端到学生的面前,彼
3、时彼刻的心情故事。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厚实的语文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吃,而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功底。而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对古诗词的修养并不高,对所择。因此,在我们把诗词“读厚”之后,我们还应该把诗词教内容的理解很多时候会局限于教参,对写作的背景,诗人“读薄”。的生平际遇等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不甚了解。因而,教学笔者根据《天净沙·秋》曲中有画、词中寄情两个特点,古诗词,教师自己首先得在古诗词中走上几个来回,这样才从厚厚的一沓资料中筛选出了白朴的生活背景,一笔并写两能驾驭全诗,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面——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章法上动1.由薄到厚,广积累。
4、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静结合⋯⋯这些和小令的学习紧密结合的点进行整合,又以得要有一桶”,拿到一首古诗词我们得在课前先给自己“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为拓展。一堂课下来,相信留给课”,广泛收集阅读与所教古诗词相关的资料细细品味,让自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首28个字的《天净沙·秋》,而是《天净己先真正读懂古诗,读懂诗人的心情,读懂古诗背后的故事。沙·秋》背后整个美轮美奂的诗词意象。只有这样,有了厚实的基础才能在教学中寻找到最佳的突破二、用心品味。巧妙设计口,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如我在初读《天净沙·秋》时,为了弥补自身对教材解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要上好一堂课就需要教师
5、的局限,我翻阅了多种版本的《元曲鉴赏辞典》,并利用网络在课前精心准备,古诗教学时更应如此。这需要我们做足课收集了不少该小令的鉴赏资料、写作背景和白朴的生平故事前“功夫”,将古诗词由“薄”读“厚”,再用心品味,将资料⋯⋯然后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读罢那一份份资料,白朴这“厚”读“薄”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行巧妙的设计,使那厚厚个形象逐渐立体饱满起来:他是文学家、杂剧家,他出身官僚的资料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以最简约的方法使孩子士大夫家庭,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小令的意境也随们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情感。着“青山绿水”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明朗起来:美丽的自然图景1.古诗意境是
6、抓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构成两幅不一样的秋景图,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而白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指的是作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者的主观感受,“境”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作者简介]谢旭琴,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教师。~122—教学经纬谢旭琴/功到情至“渠”自成托。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正是这样情景交融的语言珍1.诗画结合,品诗境。“诗中有画⋯‘词中有画”。教学品,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所营造的意境里,放飞想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想象画面;可以展示相关图象,融人情感,去感受美,亲近美,提升心灵
7、,发展智慧。片,让学生观察画面;也可以动手板书,让学生感受画面⋯⋯笔者在设计《天净沙·秋》时,有了鉴赏资料的支撑后,有效地利用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品味诗词的意境。如我发现作者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和明绚丽之景色融合在一教学《天净沙·秋》时,我让孩子们在初读感知后再次品读,起,勾勒出了一幅以秋为主旋律的曲子。我便以营造古诗意并说说从小令中读出了怎样的心情,怎样的画面?聪明的孩境的“画面”为抓手,并以此为突破口,设计了三个环节:先是子们一下子就能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